司马光任职国子直讲期间,认真钻研经史,勤奋地给皇帝讲解,得到皇上和其他同僚的赞赏。过了几年,庞籍推荐司马光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这次皇上答应了庞籍的推荐,不久司马光离开国子直讲的职位到了馆阁任职校勘。司马光在任职馆阁校勘期间对孝经进行了研究,并对孝经进行了注解,得到皇上和诸位大臣的认可。不久司马光改任殿中丞,除史官检讨,任集贤校理,专任史官。司马光认真地研究宋朝自太祖以后的几代君主的实录。后来他想:我朝乃是太祖得后周天下开国,然后灭十国而成今天的宋朝江山,只要将太祖的事迹记载清楚,将太祖在宋朝中的实际讲清楚,就可以将宋朝的江山长期延续下去。
一天,他找到另一位史官,这名史官姓于,名叫于文。司马光对于文说到:“于大人任职史官已经很久了。我初来乍到,想向于大人请教一下关于太祖实录的情况。”于文说道:“太祖实录已经被整理好了,你也知道国亡方修史,现在的太祖实录对太祖的实事已经有了定论,你就不要太固执了,不然事关重大,出了事情恐司马大人担待不起。”司马光说道:“太祖乃是大宋的开国皇帝,他的实事关系宋朝的正统与合法性。我们若不能将太祖的实事搞清楚,恐大宋在中国是难站得住脚的。只有承认太祖的过错,人们才能正确对待太祖的功德,才能正确地看待本朝,否则欲盖弥彰,纹饰实事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于文道:“既然司马大人要对太祖实录进行重新的修改,那就自便,不过一定要诸位史官和皇上及文武大臣都同意才可通过。司马光说道:“我只当给诸位一个交代。”司马光说道:“从你的话语中我已经知道,于大人对太祖实录可能很清楚,那我就先与于大人探讨一下太祖实录的主要内容,不知于大人意下如何?”于文道:“司马大人看来对此事非常的关注,我知道司马大人对此肯定是信心十足,我当要领教一二。”司马光说道:“太祖是篡权实录中可有讲到?”于文说道:“太祖登基讲的是太祖受将士拥戴,民心所向,代周水到渠成。”司马光说道:“这样写不成,当要写上后周太后与幼主在会见太祖时讲的话,太后说太祖欺负孤儿寡母。太祖为人臣却取代周朝皇帝,实属不忠,当然太祖是受将士逼得不得了才为之。要写上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讲太祖对待这些军事哗变的将军们是如何处理的。太祖成为篡权者,都是这些人操作的,将他们的兵权卸掉就是为后周皇帝和太后报仇。”于文道:“这些都已经写上,司马大人不用担心。”司马光说道:“写太祖欺辱南唐后主可有写到?”于大人说道:“写得是太祖英明神武,顺天意,得民心,统一南唐乃是历史潮流。”司马光说道:“这样写怎么行,要改,详细写上:太祖伐南唐,南唐后主写信问太祖:‘我南唐处南方,与中原宋朝何干?’太祖回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样写一是说明太祖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二是太祖也是伐无辜之国,不得好报。”于大人说道:“这样写不知道皇上和各位大臣同不同意?”司马光说道:“只要问问这些人有个不相干的人讨伐他们这些无干的人,他们愿不愿意,看他们怎么说?”
司马光又说道:“太祖重文轻武,延续五代军士脸上刺字,可有写到?”于文道:“写的是太祖抑制武将跋扈,定军制,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是为了朝廷和江山社稷的稳定。”司马光说道:“武将跋扈,难道太祖不是武将出身吗,怎么不抑制他自己呢?军士守土有功却受人歧视,地位低下,军士还肯卖命吗?想一想区区一个西夏就将我泱泱大国拖得国家凋零,这都是军士消极不肯卖命造成的。难道非要被亡了国才肯罢休吗?”于文道:“这个我都知道,这些都可以写上。”
司马光说道:“国制,各部互相牵制,使得大臣不能专权这是好事。但是重用士大夫,永不杀士大夫,这样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