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考试入取,除了考策论,还要考算术,会计、历史、地理,以至于很多人把刘县的这些教材拿来学习。至于书法、诗赋,这些都不考。除了这些公共课考试,还有专业考试,比如农业、工商业,刑法、税法等等,这是为农业局,法院,工商局培养人才。
政法大学大门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的东林党人虽然被《明朝那些事儿》搞臭了,但是他们这副对联还是不错的,所以刘丹就拿来用了。大学进门是一个大石碑,写着“为百姓服务”五个大字。为此,刘丹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为百姓服务》,主要是告诉学员,我们当官不是为了发财,光宗耀祖,当官是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服务,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牧守一方不只是要管理民众,更重要的是造福一方。农业局的要想办法提高农业产量,让大家吃饱饭,工商局的要给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交通局的要修好路,促进商品流通……
在前世刘丹以为“为百姓服务”只是一个假大空的口号,是糊弄人的,但是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政治制度和理念和西方制度的对比,这才发现这句活真不是空话,有一句话叫“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把目标定得这么高,即使达成一个中等目标也是不错的。
自从政府提出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口号以来,整个政府官员的工作态度发生了一个根本的改变。有一段时间用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官员的政绩的标准,你的GDP增幅不大就是你失责,那时候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个个都像孙子一样求别人来投资。“你只管来,其他的一切我给你搞掂。”这句话成为官员的口头禅。中国经济就是在这种强悍的政策下野蛮生长,十几年时间就从排名十多位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刘丹也想建立这样的政府,也想把审计工作搞起来,慢慢把官员考核的标准细化。作为主政官员,那就是一个地方的GDP,这个要是不行,其他的都是空话。
政法大学在几个大郡招收学员,但是不考经学让国学院的习嘏和郭璞大为恼怒,这为官者不读诗书不知礼,不能修身,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一起找刘岩说理,结果是刘岩妥协,把“明经”作为入取考试的一科,主要是考《孝经》和《论语》,同时在襄阳政法大学开设明经科,为此刘丹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刊印出来。
师范学校和政法大学接受民间捐款,孙如贞和习嘏带头捐赠,襄阳本地豪门踊跃参加。大家当然高兴,政法大学一出来,等于把九品中正制全部废除了,你们那些士族就别想把持政府了。现在襄阳的那些老官僚和中正官肠子都悔青了,当时随州战役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要回家?现在全部靠边站了。在府衙没有声音,自己的特权就没有一点保障,今后风吹草动,说不定就家道中落了。
除了学校,刘丹在襄阳羊祜山还修建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用来纪念在随州战役中牺牲的战士。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字是习嘏写的。旁边一个纪念堂,画着几幅大型油画,有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祖逖北伐;最后是随州战役。
纪念碑后面安葬着烈士陵墓,按照佛教的仪式,尸体火葬。国人讲入土为安,所以对于自己死后能否入土非常在意。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没什么可怕。问题是死了之后呢?有人以为可以一死了之,如果死了之后不能了呢?
烈士们都是不怕死的,就怕死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在后世的中越对战中,发生过为了抢一具战友的尸体,敌我双方牺牲几十名战士的事情,这在西方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西方人打战文明得多,战争间隙双方摇着白旗掩埋尸体,中越就不行,拿着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