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奖励不奖励,给我一亩地四百斤棉花就行了。”
锣鼓队早就安排好了,从大街上吹吹打打地一路上了办公所,一群村民也都好奇地跟了过去。
“来,来,姚文昌同志,你上来。”林县长拉着姚文昌,把他拉到办公所院子里的台子上,那是平时开会时候陈大亮他们讲话的地方。
姚文昌的脑子已经清醒了下来,稳稳当当地走了上去。
满满早就说过,他们家得恩威并济,才能永保无虞。孩子们都在努力,他这个当爹的,没道理往后缩,给孩子们拖后腿。
看见姚文昌站在台子上,下面不少村民都跟着笑了起来。
陈大亮他们现在都是干部,上台讲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彼此身份的差异——哪怕新政府的干部和旧政府的干部相差很大,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干部始终是干部。
但是姚文昌可不一样,他就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村民,现在居然也能站在上面,还挂着大红花,这让很多村民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好像他们自己也得到了什么鼓励一样。
解放乡乡长简单介绍了一下今天表彰仪式的原因,林县长又作了简短的讲话,强调了姚文昌在响应政府号召、组织互助组工作上的成绩,尤其是亩产四百斤的优秀成果,就大声说:“下面,我们请咱们夹沟村的种棉能手姚文昌同志给大家讲话,介绍一下他的经验好不好?”
“好!”
台下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别的不说,要是姚文昌肯讲讲他是怎么把棉花种那么好的,那所有人都很愿意听。
姚文昌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话,但是他看着台下一张张认识的脸,想想儿女们的努力,还是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大家伙都认识我,我就不废话了。我知道你们在背后,都叫我‘姚算盘’,对不对?”
所有人都大笑起来,不少人大声喊着“姚算盘”,整个办公所的气氛都活跃了起来。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辈穷。”等到大家都笑完了,姚文昌才继续说,“不会算,不会安排,不会规划,那啥时候也发不了家。”
他把从女儿那里听来的“规划”,也拿出来用了。
“我猜,大家伙肯定都羡慕我们互助组这次的收成,尤其是棉花亩产四百斤,刚才林县长说了,咱们铁原专区十几年都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所以领导们才会来表扬我。”
“可是,要叫我姚文昌自己说,这四百斤的产量里,政府最少得占上二百斤!”
“下头肯定有人在心里骂我,说姚文昌老汉,这是当着县里乡里的领导面,使劲拍马屁哩!”
“那咱们算算就清楚了。”
“我们姚文昌互助组,在村里有个外号,谁叫过,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有没人敢说?”
姚文昌站在台子上,侃侃而谈,把整个讲话的节奏和气氛都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随着他的目光扫过,真的有胆子大的年轻小伙子在人群里喊了一声:“谁不知道你们那是‘老弱病残组’!”不少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个外号,有几个夹沟村人不知道?
姚文昌笑了:“没错,我们组三十多个人,满打满算不超过四个壮劳力,其他都是妇女、儿童、老人、病人,要是搁在旧社会,除了我们家,只怕其他几家这个冬天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但是这一次,他们不但不会饿肚子,过年还能吃上肥肉好面!为啥?因为我姚文昌有能耐?要是我姚文昌有这个能耐,早几年就不会看着村里有人饿死、有人逃荒去!”
“为啥就是这么一年的光景,原来肚子都填不饱的家户,现在能过个好年了?”
“那当然是因为咱们有了自己的田地!没有田地,年年都是给别人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