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抗战尖兵 > 第七十一章 北海北之二(3/5)

第七十一章 北海北之二(3/5)

上一页抗战尖兵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由于战场上机枪损耗较大,各地军阀都把仿制作为主要补充措施,比较着名的有。(1)四川军阀刘湘的21军重庆枪械修理所1931年开始仿制捷克式机枪,到1939年共造出2000挺;(2)广东军阀陈济棠的广东兵工厂1933年仿制,到1937年共生产3000挺;(3)山西军阀阎锡山下辖的西北兵工厂,1934年仿制,最高月产量600挺;(4)桂系军阀下辖的广西第一机工厂1933年仿制。

然而新武器的使用,必须与新战术的使用相互匹配,轻机枪的出现,注定了将引发步兵战术的全面革新,在这方面,中国陆军远远地落在了世界军事界的后面。郭汝桂刚进入陆军大学学习的时候,中央军一直在沿用1928年的步兵操典,这个操典,基本是日本明治年代步兵操典的山寨版。它的战术基础是建立在发扬栓动步枪火力的基础上的,和郭汝桂在黄埔军校时候学习的步兵战术没有差别,那时候步兵连进攻和防御的战术核心就是采取散兵线战斗队形,用步枪形成火线杀伤敌人,最后白刃格斗决定胜负。这套战术来自古老的十九世纪中叶,是以步枪兵为主,没有机枪年代的战斗队形。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直到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个训练有素的连队是这样战斗的:

首先,要进入「疏开」队形。「疎开为步兵战斗之主要法式,以减杀敌火力效力,发扬我火力及冲锋力为本旨。」(步操124)于是,连长口令:「统统有--就地散开!」。原本采密集集合队形的步兵连,中央伍不动,两翼向左右沿伸散开。散开的距离因战斗需要由连长指定,但一般是间隔四步(步操132)。一个连长要展开多少部队?在17年步操,战斗单位是「步兵排」。两前一后或一前两后。

一个以一个步兵排构成的攻击正面,也要依两前一后或一前两后,散开三个步兵班(步操186),区分为火线与援队(步操191)。所以一个40步,40~50公尺的攻击/防御正面就形成了(当然,正面宽度依战斗需求而异)。

第二步「构成火线」。「在疎开战斗时,各班为行火线,概用散开队形,至步枪班则并用此队形以行冲锋。」(步操126)以散兵线构成火线的功用,是发扬步枪的火力。这就必须用排枪射击,因为单兵射击的话,很难形成有效的杀伤,人眼的视觉极限是五百米,真实战场上有硝烟、树丛、山坡、雨雾等问题,加上士兵本身视力都有差距,能看清300公尺开外的人形靶,已经是能人了。这种单兵射击,面对三百米外冲来的敌人散兵线,毫无阻拦能力。所以靠单兵开枪是特技。真正的步兵战斗(17年操典式)是火线射击,也就是中共红军时代一再强调的排枪或者集火射击。构成火线之后的步枪射击,就是一排子弹,就可以有效控制一个50米宽的正面!就可以把这个正面冲过来的敌人都扫倒。只要形成散兵线后,表尺全班全排一致。排长指示目标,设定表尺距离,就能下令射击了: 「跪下预备--放!」(步操61)

第三步,排枪射击数轮后,造成敌人伤亡和混乱,抓住时机,以散兵线冲锋。连长会声嘶力竭地高喊:「全体上剌刀!」全连闻声插上 白晃晃的一排剌刀,刀光耀眼,真是战场最恐怖的一景。

「冲锋」士兵们右手提枪,左手扶剌刀鞘,开始跑步前进。

「杀!」最后「杀」之口令,会从全连每个人口中喊出,杀声震天,刺刀见红,与敌人散兵线短兵相接,白刃定生死成败。

这就是基于散兵线的步兵战术。攻击是一条线,防御也是一条线。所以攻击是如一战记录片之一排一排挺身冲锋,防御是一道战壕。没有纵深,没有火网,没有据点群,一字长蛇如积木一样,视需要拼接成所需长度。在散兵线的时代,即使子弹少些,步枪烂些,也能够靠白刃肉搏取胜。所以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抗战尖兵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