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鸽心中寻思:奋哥走向社会和朝阳走考研这条路,他们也是在铁杵磨成针哪?灰鸽在电脑笔记本上打开邮箱,仔细看着朝阳的邮件:他写到,我以前的一个老师对我说过的话。他是一个自学高手,中师毕业后,自学大专、本科课程,后来还取得中山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一个质朴、单纯的人,我非常敬重、喜爱他。记得曾经向他讨教自学的秘诀,他笑着说,“我就是把每一本教材背下来啊,考试就变得很简单了。”我大吃一惊,又问:每门课都是这样吗?他理所当然地说:“是啊,我这是最笨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呵呵”。于是,看着这抽象难记的哲学原理,我琢磨起“背下它”的方法。
还是用最笨的办法吧。我拿来一打A3白纸,在其中一张的顶端用黑笔写下:第一章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然后,用蓝笔把第一段论述中的几个要点分列在纸上。就这样,我开始了这项琐碎但浩大的工程,把每一章节的层层知识脉络抽出来,搬到白纸上。当我把第一章的纲要写完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和满足,好像一团团乱麻都给我解开了,一个个让人望而止步、毫无头绪的“大知识”被我分解成了一串串亲切、易懂的“小知识”。这成了我8月中下旬每一天的必做功课。当然,这种活儿干久了也会觉得枯燥烦闷的。特别是哲学原理的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包含的知识点特别多。每当我再也写不下去时,我就撇下它,转头看其他书。就这样,最后终于坚持下来了,列完了哲学原理的纲要,哲学原理的脉络在头脑中也逐渐清晰了。
可是,我再学习政经原理等时没有再用这种笨方法,自己再没这种劲头了,时间也来不及了,并且这种异常耗时费劲的方法也不够经济有效。我甚至有些后悔开始学习时没有多想点其他办法。后来,我学习政经的方法基本是看一个章节的教材后做相应的习题,然后回头多看几遍做过的习题。我买了一本《2008考研哲学政治经济学备考核心教程》与教材和其他习题一起学,觉得还是比较有效的。
我在网上还找到了一些研友总结的《重要会议汇总》《历届代表大会汇总》和《经典着作汇总》,这几份表格非常有用,让我豁然开朗,真感谢它们的制作者。于是,第一轮看书加同步做题结束后,我就开始第二轮的复习,主要是做选择题,分析论述题答案。第三轮是把之前做过的选择题答案擦掉,再做一遍,挑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述题来分析其参考答案。同时,我把原始教材**成五小册,利用一些“小时间”把学过的四部分的课文又看了一两遍。这其中,我用了好些辅导书,觉得比较有用的是《考研政治必做题1800》《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前者做了一遍,但看了好几遍,后者做了两遍。后面还做了一本《考研政治理论全真模拟试卷—最后冲刺十五套》。这些书中,我都只做了选择题,论述题都是在脑海中想一下答题要点后就直接看答案,并且我从没有完整地做过一套往年的真题。这种做法的弊端在后来的政治考场上显露了出来。
我一直以为政治考试有三个小时,应该是最从容的。于是,我非常仔细地完成每一道选择题,前后推敲、检查,直至自己觉得万无一失才做下一题。前两道论述题,我也很从容地先在草稿纸上列出答题要点后才动笔。就这样,我一边做题,一边满意地欣赏自己的杰作,直到我看表发现离考试结束只有不到一小时,而自己还有三道论述题没完成。现在回想当时自己由洋洋自得突然变为异常紧张着急的模样还觉得好笑。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我全身颤抖、手心也冒汗,瞄一下题目后,就赶紧写下自己知道的与题干相关的东西;我的手紧握着笔杆在答卷上疾驰,一刻也不敢浪费。就这样,除了中途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