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在野战中避无可避的雷场,城市战更让帝国军队头痛。
用前线官兵的话说,宁愿跟在扫雷车后面走进雷场,也不愿意坐在步兵战车里面进入敌人盘踞的城市。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在波沙湾战争中,联军遭受的伤亡超过一半跟城市战有关。
正是如此,只要有选择,帝国军队都会避开敌人控制的城市,就算避不了,也会通过包围与火力打击对付盘踞在城市里面的敌人,哪怕必须得攻占城市,也会花大量时间进行前期准备。
其实,波沙湾那边的最后一场城市战,即攻打摩苏城的战斗,第七装甲师给帝国陆军的其他作战部队上了一课。
围攻摩苏的战斗持续了近2个月,第七装甲师用了50天做准备。
在整个9月份,第七装甲师对摩苏城都是围而不攻,并且通过炮击与轰炸,持续不断的削弱城内敌军的作战能力与战斗意志。关键是,第七装甲师充分利用各种战术侦查设备,尽可能提高打击精度,确保在打击顽敌的同时把附带伤害奖到最低限度,并且为离开城区的平民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救助。
经过这些努力,在进入大规模火力打击阶段的时候,仅剩下不到五分之一的平民滞留在摩苏城内。
只是,到这个时候,第七装甲师依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
接下来就是高强度的无差别火力打击。
为了提高打击效果,其实是增强火力打击对敌军官兵战斗意志产生的影响,主要使用的重磅炸弹与大口径重炮。
因为帝国陆军的制式榴弹炮仅有3种口径,即100、150与200毫米,弹丸的长度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威力受装药量的限制,所以前线部队的官兵设法搞到了几十门西骆沙生产的24型240毫米迫击炮。
这种巨炮简直就是为城市战而生。
使用重达130千克的高爆弹,24更像是一种专门为了拆楼而设计的重炮,基本上一发就能轰垮一座大楼。
用来对付地堡,效果更理想。
其实,24在设计的时候针对的也就是地堡之类的掩体,而且凭借高抛的弹道,非常适合在环境复杂的城市里使用。
要不是缴获的弹药已经用光,炮击还会持续到10月底。
至于轰炸,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按照第七装甲师的要求,在攻坚准备阶段,除非有特殊要求,不然攻击机全都使用500千克以上级别的高爆弹。能不能消灭城区内的敌人是一回事,关键就是要通过轰炸,彻底打垮敌人的斗志。
如果只是几天,那还没什么,可这样的高强度火力打击足足持续了20天。
到10月下旬,第七装甲师的作战部队开进城区时,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甚至没遇到多少敌人。
结果就是,仅用了一周,其实是5天,第七装甲师占领了整个摩苏城。
至于后面两天,其实是在收容与安顿战俘。
此后,赶来接替第七装甲师的穆阿联军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搜寻与营救那些掩埋发废墟里面的人员,特别是没能赶在无差别火力打击开始之前撤离的平民,并且负责救助与安置聚集在城外的难民。
强攻摩苏城的战斗,可以说是帝国军队在探寻城市攻坚战具体战术方面的大胆尝试。
只是,第七装甲师所获得的经验,在别的地方未必就能复制。
关键,也就是时间。
在别的战场上,去哪里找2个月的时间来攻打一座城市?
按照这个节奏,那需要几十年才能击败梵罗国!
当然,也不是说摩苏城战役没有可取之处。
比如,一种有效的武器,能够极大幅度的降低城市攻坚战的难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