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的给王继恩也写了封信——你想打,那就打。
然后,王大公子就见识到了什么叫社会毒打,李雄轻轻松松的就将王继恩手下的宋军杀的丢盔弃甲,宋军的残兵败将护着王继恩逃往江北,到了黄河边,看到遮天蔽日的唐军战船,彻底绝望了。
三千多宋军败兵和王继恩一起被李雄俘虏,李雄觉得王继恩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用处,于是下令将他斩首,首级送回江北。
任德义马不停蹄的赶到长江北岸,看到唐军战船停泊在江面上,又看到王继恩的尸体,便知大势已去。徽州丢了,陛下的外甥死了,任德义又气又急,吕转忠和任德义一直是联合对敌,当他得知荆襄水军也被李雄杀的大败后,知道夺回徽州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只好撤回庐江。
这一战过后,李雄威望大增,隐隐有当年林仁肇的风范,张泊摄于其威势,不得不低声下气。李煜听说李雄夺了徽州,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担忧。
“若是中原因此震怒,调兵遣将而来,该如何应对?”
已经官至尚书令的陈乔,同李雄都是林仁肇的旧友,他见李雄现在实力和威望极高,于是秘密联络李雄,商量着一起剪除张泊。李雄有这想法已经很久了,二人一拍即合,在江南论功行赏的朝会上,陈乔突然发难,罗列了张泊,冯延鲁一党祸国殃民,欺君罔上等等十三大罪,无数朝臣紧随其后附议,李雄明确表态支持,李煜听了奏报,知道了富春江兵败和泉州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反叛的消息后,当廷大怒,下令将张泊软禁在家,冯延鲁流放闽北,张泊一党的官员接连遭到罢黜。
但此时的李煜,并不忍心将这位自他做太子时就追随他的老臣处斩。直到他的国丈,小周夫人的父亲大司徒周宗进言,拿出张泊勾结史亦荣等金陵将领,意图谋反的证据,他才杀心猛起,下令处斩张泊!
林仁肇的旧部和其他保守迫害的仁人志士,对此事极为关心,得知要处斩张泊,无数金陵百姓冲进张家,将一门老幼尽皆打死,京城守军拦都拦不住。事实上,他们没有帮忙已经很不错了。
一代权臣,终究在被逼无奈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解决了张泊,积重难返的李唐并没有好转,没有了张泊这个共同的目标,李雄代表的军阀势力,同陈乔,周宗代表的江南世家,朝中文官势力又反目成仇,由于京中诸军都被陈乔和周宗握在手中,他们抓住了李雄,以率兵威胁朝廷,威胁国主的罪名将李雄软禁起来。
李雄不在,吕转忠高兴坏了,立刻命令先前兵败的宋将王元宾率领荆襄水陆大军三万人马,越过长江猛攻豫章,将李雄的老底抄了,江西诸道共七个州,宋军一举夺取了四个州。
剩下的三个州,在李雄部将朱赟的率领下,才勉强稳住阵脚。陈乔和周宗在得知李雄最重要的地盘豫章被宋军攻陷后,才放他出来,令他前往姑苏镇守。将他远调江西,再也没有实力同朝廷抗衡,而且与其说是外放,不如说是监视。
江南的世家彻底赢得了这场内部争权的胜利。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美好的未来,而是宋廷的怒火。
赵老大派使臣带旨意前来责问,李煜立刻派陈乔前往东京觐见,赵老大责问李煜为何突然不顾盟约,出兵攻打徽州,引的长江中下游南北各地狼烟四起,战火不断。
陈乔只好将李煜的书信呈上,书信中李煜姿态放的很低,甚至以儿辈自称,言说大宋和江南国本是一家,不可再生嫌隙。
赵老大看罢书信,对陈乔说,既然是自家人,那就应该在一起,你回去叫李煜来东京住吧。
李煜当然不会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和大宋的关系越来越差,江南内部党争愈演愈烈,消除了李雄的威胁后,新任宰执陈乔和大司徒周宗又反目成仇了,双方争权夺势,打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