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莫说红薯每亩地1500斤的产量,就是每亩地3000斤的产量也是有的,但那是跟上了各种肥料,浇水充足的缘故。
现在即便是肥力不足,但是这么肥沃的土地,1500斤的产量应该不算什么,
“嗯,淡定,淡定,不要大惊小怪的,好像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额……好吧,少爷,您说了算。”
这京郊的八十万亩良田,除了种植的红薯,还有土豆、水稻。土豆就不用说了,产量也是吓人的主,就是不太管饱。只有水稻,才是正儿八经的粮食,现在水稻,亩产普遍只有三百多斤,即便是占城稻也是如此,只不过它占了个长得快的优势,每年能收三次。
“老张啊,当初我记得京郊的这些地总共有八十万亩吧?”
“额,回少爷,总共是八十五万六千余亩。”
没办法,朱桂平日常工作很多,哪有功夫记那么多东西,倒是自己身边的张广亮,朱桂平印象中从记事儿的时候开始,就跟着朱桂平鞍前马后了。
两个人正说着,却看见远处三辆马车匆匆而来,看样式,应该是皇家马车厂生产的民用版,只不过,马车赶得速度实在是有点快了。可是,在这三辆马车后边还有不少骑马的人,在后面,只是隔得太远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只见后边几十骑人马追上马车后,将他们团团围住,
“哎呦?在我大明土地上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还有劫道的不成?走,跟我看看去。”
等朱桂平举起望远镜一看,只见三辆马车上挂着“杨”字大旗,而那些骑马的人,身着浅蓝色长褂,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持刀,但是每个人身上也都有三尺长腰刀,但是这也说不上违规。
这是因为自从朱桂平上台后,就宣布废除了民间严禁刀兵的禁令,而是提倡和鼓励民间合法持有刀兵,比如长度在两尺以上的兵器,可以不用报备,只要购买后在当地的警察局登记备案即可。而民间正真禁的是弓弩,除非是特批人员,否则一般人只能购买普通的弓箭,当然只要你买得起,用的惯,就随便你买,各种箭头也是没有任何要求。
本来朱桂平刚想说话,谁知道张广亮突然开口说道,
“少爷,您看那些人,他们身上有违禁兵器!”
“什么?不能吧,你怎么看出来的?”
“少爷,您看那个人身上,虽然看着像是一把弓,可是您再看右边,那里还有个突出的部分,更何况,一个彪形大汉,却用一把不足两尺的弓,这完全不合理!”
于是,朱桂平举着望远镜再仔细一看,果真如此,还真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携带弓弩,于是,他眼珠一转,说道,
“老张,让人报警处理这事儿,不过,不要暴露身份,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我倒要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只不过,朱桂平的算盘打得很好,但是事情却没有按照他预想的那样发展,因为那群蓝衣人居然开始持刀与马车上的人对峙了。随即,还有十几个人拿出了禁止民间持有的弓弩,显然,事情的已经朝着失控的局面发展了。
“老张,让咱们的人上去看看,注意别被人伤着。”
“是,少爷!”
张广亮领着二十人打马而去,其余剩下的十几人立刻上前将朱桂平团团围住,显然是担心他的安全。而且,就在他的周围,就有不下五支经过改造的加长枪管的步枪指着远处的人。
“老崔,别紧张,你们军情部一局现在工作铺到哪里了?”
“是,少爷,现在二局的工作已经铺到关外了,而且,我们发现,在那里还有哲哲族、北山女真并未臣服与建奴。只不过,他们逃得有点远,到达了外兴安岭。”
“哦?呵呵,有意思!你们既然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