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富正要关门,却被戚辽喊住:“开着,没外人,亮堂些好。”
“是。”杨大富战战兢兢的站到戚辽跟前,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般。
“大富。”
“在。”
“娶老婆了吗?”戚辽问道。
“有相好的,还没过门。”杨大富据实答道,心想原来大人你也如此八卦。
“想挪挪窝吗?”戚辽又问。
“挪窝?”杨大富不明白。
“旅顺。”
“敢问大人,这是建议,还是命令。”杨大富壮着胆子问道。
“如果你想,就是建议;如果不想,就是命令。”戚辽的话很干脆。
杨大富沉吟片刻,大声道:“我去!”
“想明白了?”戚辽追问。
“想明白了!”杨大富答道。
“说说。”
“边区太小,旅顺够大;大人用我,只为赚钱!”杨大富给出的答复也很干脆。
戚辽满意的点点头,道:“旅顺孤城一座,你不怕?”
杨大富道:“边区五年都活下来了,还怕个鸟!”
一个“鸟”字,顿时让气氛缓和了不少。
戚辽道:“开春后,你跟我一起走,带你的女人一起去。”
“不带。”杨大富断然拒绝。
“为何?”
杨大富道:“找相好,是一时之快;去旅顺,是要干大事。干大事,便不能有羁绊,大人不娶坠儿姑娘,只怕也是为了这般。”
戚辽有些欣赏杨大富了。四个亲兵,张满沉稳周全,老崔机敏油滑,杜长风轻锐耿直,倒是这个貌似一身铜臭味的杨大富,颇有几分眼光与魄力。戚辽很庆幸自己没挑错人。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戚辽没有让自己闲着。按照许三多的话说,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戚辽就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听故事。
讲故事的,自然是老崔、杨大富、杜长风;负责记录的,则是落笔极快的坠儿。三个亲兵没想到自己在边区的经历都能变成说书先生的素材,于是便搜肠刮肚的努力回忆着,有时是一个人讲,其余的人听,有时是三个人一起讲,相互补充。当逝去的时光再次被提起,当曾经的苦难再次重现,不论是讲的人、记的人、听的人,无不唏嘘感慨,缅怀不已。
十几天下来,三个人故事差不多都讲完了,加上先前张满的一册,便凑足了整个故事所需的素材,剩下的,就是整理编写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