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道教图谶中有一个最引观众注目,就是东晋以来流传于世的“老君当治,李弘应出。”
从公元322年到公元416年前数年,前后不到百年,东起山东,西至四川、陕西,南到安徽等地,均有人以李弘名义领导农民起义。到隋末,各种符谶蜂起,而李弘之谶仍颇有市场。隋炀帝大业十年(614)二月,“扶风人唐弼举兵反,众十万,推李弘为天子,自称唐王”。
大概是这个谶言太露骨,太明显,难以兑现,于是那些道士把它改头换面,变为“李氏当为天子”、“老子将度世”等一类不确指的符谶以及通俗化的谣谶。由于隋末天下汹汹,出现改朝换代的迹象,政治预言家们便粉墨登场,李姓当王之谶随之不断涌现。这些谶语搞得隋炀帝疑神疑鬼,只恨不能“尽诛海内凡姓李者”。
炀帝怀疑李金才从子李敏名应谶语,杀李金才一族三十二人。举义群雄中之李姓者也以“名应图谶”欲称王。李轨与曹珍等人“谋共举兵,皆相让,莫肯为主。曹珍曰:‘常闻图谶云李氏当王。今轨在谋中,岂非天命也。’遂拜贺之,推以为主。”唐高祖李渊称帝前本为隋“炀帝友人,炀帝以图谶多言姓李将王,每排斥之”。李渊“自以姓名著于图录,太原王者所在,虑被猜忌,因而祸及”,对其子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许世绪对李渊说:“公姓名已著谣录”。唐俭也说:“公日角龙廷,姓协图谶,系天下望久矣。”
这条从东晋流传至隋朝的谶言威力之大可见一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