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科学和艺术
我们都相信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奋斗就有无穷的力量。“永不绝望,”埃德蒙·伯克给他的朋友写道,“如果绝望,就在绝望中奋斗。”正如马修·阿诺德所说:
认真思考工作就能起步,
历经磨难工作就能完成。
如果真是这样,马修·阿诺德为什么不写一首优美的诗篇,非要攻击不同观点、打击自然宗教的基础呢?这位桂冠诗人还说:
我很清楚,
任务要来了,我感受到上帝在工作了,
就在这个新年。
再引用一句:“即便是做最卑贱的工作,人的整个灵魂也会在工作时进入一种和谐状态。”
我并不是有意推荐年轻人将文学当作职业。事实上,我反对将文学当作职业。根据现代标准,新闻也许是门职业。我有很多理由不鼓励那些年轻人靠爬格子谋生。正如培根所说文学是好东西,但不能拿来当饭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学不是挣钱养家的最好职业,也不是最有用的副业。年轻人根本分不清渴望追求文学事业和有能力追求文学事业之间有什么区别。在文学界竞争也太大了。很多杂志编辑说他们收的稿子非常多质量又高,可以连发好几年,根本不愁没有稿子可发。搞文学还有很多不利的社会因素。尽管很多文诌诌的人非常高看文学,但并不推荐广大社会青年从事文学创作。
我们谈谈文学的另一面,也许会鼓舞热爱文学的青年们。每天早上、每星期、每月、每季度、每年都会有大量作者写出很多文章和书籍,并大量出版。文学水平较高、知识又比较渊博的人能够在作家大军中找到一席生存之地。文学界的巅峰是世界文学天才们,他们的学术平台远远高于同行,但文学界还有一大批普通成员。文化功底扎实、观察力敏锐、聪慧颖悟、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的人应该找点儿事做。“Poeta nascitur,orator fit。”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一个人有空闲、能独立,如果他有耐心、肯用功,如果他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并坚持不懈,那么他的坚持必将带来回报。故意引诱年轻人从事文学,你会感到可耻的。但对那些收入不多的教士、没有案子可办的律师来说,物价飞涨但收入不涨,就应该干些爬格子的活儿补贴家用,也许最后还能歪打正着,修得正果。
成功总是迟迟到来,但成功一旦到来就补偿了先前的失败。注定成功的天才也得像受过教育的庸才一样学会耐心等待。要想成功就要学会等待,一蹴而就、一夜成名也许未必是好事。拜伦(注:1788—1824,英国诗人,被公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著作有《查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以及讽刺长诗《唐璜》。由于他的恋爱经历和反传统的生活方式,拜伦在当时是名誉扫地的。他死于为希腊脱离土耳其而独立所做的工作中)早上醒来就发现自己出名了,但声名却毁了他、扼杀了他。彭斯(注:著名苏格兰诗人)在爱丁堡的冬天过得非常成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个冬天是最不幸的冬天。就像时髦的东西很快会过时一样,如果人年轻时就闻名于世,那最好是年轻时就死掉,否则后半辈子只会往自己脸上抹黑。很多人一本接一本地发表作品,可每本都不怎么成功或者根本就是失败。他们就是觉得有话要说、要写,就不断地说下去、写下去,最后还真成功了。也许晚点儿成功对一些人来说是好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毁灭性的,就像严霜摧残了花蕾一样。从人性角度上来说,如果济慈(注:1795—1821,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音调优美,古典意象丰富,包括《圣爱格妮斯之前夜》《希腊古瓮》和《秋颂》,但过早夭亡)活着时有坦尼森(注:1809—1892,英国诗人,其作品包括《悼念》和《轻骑兵的责任》,反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