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九洛阳夏门大街
复道之上,一骑快马飞驰而过,马上军士肩膀插两片红旗,虽然满面风尘,却是意气风发!
“八百里军情急报!八百里军情急报!”
“邺城大捷!邺城大捷!邺城大捷!”
“叛首王芬伏诛!附逆党羽悉数落网!”
。。。。。。
喜讯不胫而走,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继昨日刘宏宣布巡幸临时取消之后,京城又一次陷入了沸腾!
午时天音阁
阁内人声鼎沸,无人听曲,跑堂的伙计忙得不亦乐乎。
卢植、皇甫嵩一行有说有笑进了天音阁。
甄良眼尖,老远便迎了上来,笑问:“几位大人,今日满面红光,兴致不错啊!”
“哈哈,你家太岳说是扫墓,孰知跑去冀州平叛了!回头一定让他罚酒!”卢植乐不可支道。
“子干啊,某早就说过,太岳是行伍人,你偏不信!”皇甫嵩得意道。
“各位大人,别顾着说话,请上三楼!”甄大上钱笑逐颜开招呼道。
“一楼热闹的很啊!”黄琬看着爆满的大厅,惊奇道。
马日磾竖起耳朵,略略一听,颔首说道,“好像有冀州来的商贾在说邺城平叛之事啊!”
“不错!各位,咱么今天就在一楼听听舆情,如何?“卢植提议道。
“今天酒钱算我的!“黄琬豪爽道。
“不可!今日乃是军情喜报,却当由武人请客!算某的!”皇甫嵩不依!
“哈哈!”众人齐声大笑。
“好嘞!一楼加座,四位————!“甄良大声喊道。
。。。。。。。
一楼大堂,坐着一位幽州商人,四十上下,生得慈眉善目、一团和气,一看便是走南闯北的商贾之人。
此刻他正只见他绘声绘色地侃侃而谈,吸引了满堂听众。
“。。。。。。却说初五那日,王芬引着一干叛贼入了邺城行宫,独独有个陈逸不知何故却在马车内耽搁了一些辰光。待到那厮下了马车,却见行宫大门已然关紧!他心知不妙,赶紧出城,径直逃往馆陶高干处报信!”
“那下来却又如何了?卧虎大人手中并无兵马,如何阵斩陈逸,生擒高干?”,不知何人问了一句。
“各位,平了馆陶叛兵的却不是卧虎大人!”
“那又是何人?”
“说起平叛之人,一位便是那邺城司马张郃,另一位也是大名鼎鼎的河北名将——赵郡高览!”
“邺城平叛之时,为何不见高览?”有人忍不住问道。
“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那商人摇摇头,继续讲道,“接着上回,张司马领了卧虎大人的锦囊妙计后,便拿着周旌的人头,单枪匹马先入内黄,再进清河,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两地叛兵,改旗易帜,重归王化!”
“好!好个张郃,是员将才!”
皇甫嵩一口气下肚,直呼爽快,引得众人接踵而至,爆出满堂喝彩!
“到了初七卯时,陈逸那厮引着高干,率领一万五千叛兵从馆陶浩浩荡荡杀向邺城!。。。。。。”
“且慢!”卢植打断道。
“这位大人有甚疑问?”幽州商人抱拳道。
“阁下,想必张司马一定也去了馆陶,那高干乃是豫州世家子弟,奈何不降大汉却死忠于那王芬呢?他又不是陈逸,与陛下又杀父之仇?再说,高干如何能有一万五千人马?!”
“大人看来是个行家!”商人赞道。
“大名鼎鼎的大汉柱石卢尚书,洛阳城中谁人不知?”有人最快,帮卢植自报家门!
“原来大人便是海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