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行人不必匆匆,眉眼反倒从容。早春的细雨如丝如絮,轻柔的打在发髻之上,眉宇之间。
钱塘江水映照着璧宇白云,余杭郡上至百八十老人,下至十岁幼童,从小见惯了这场景。它就像从远古坐落至今,就像人们说不清乾元历史之悠久,钱塘也成了余杭不可或缺的一处。每每有慕名而来的游客驻足陶醉期间,余杭百姓交流之间,话语无不暗含自得之意。
花满楼就在钱塘江畔不远,这地段不知多少酒楼老板挤破了头都想进来,钱塘江的魅力可见一斑。
唯独花满楼不同。如果钱塘江之于余杭有如锦上添花,花满楼之于钱塘江简直是“佛头着粪”——风流世子最喜欢风雅,这种词从口中吐出,倒也算是少见了。
奇异之处在于钱塘江畔高贵的酒楼不少,花满楼身处其中反倒额外的突兀,旅客时不时有关顾,当地百姓也爱每个月来吃上几回。
前者因为好奇,后者不过因其实惠。
士子之流甚少在花满楼出没,阶级某种时候就体现在细节。
花满楼,缘何得名?顾客们津津乐道的是花满楼那如花似玉的花老板,和小姑娘不同,多了种诱人的风味。为人亲切,却又和所有人都保持着距离,而又不让人生厌。
能在这钱塘江畔生存下去的酒楼,当然都有自己的本事。花满楼可并不仅仅因为一张地契。
近几年情况有了些许变化,花满楼多了个孩子。说是孩子,年纪也不算小,十几岁的样子,听说今年即将成年。十五岁的孩子比比皆是,可花满楼这孩子却不一般,小小年纪,见识渊博,稀奇古怪的事知道一大堆,能和附庸风雅的老头聊聊打油诗,也能和休憩的庄稼汉谈谈田里的学问。
外貌俊俏,嘴巴又甜,深得女顾客的喜爱,老有熟客起哄这小子指不定就是花老板的孩子。花老板严肃的否认多次未果,也就随他们去了。
小子在花满楼待了多年却无人知其姓名,只道是姓李,因一直在花满楼招呼顾客,故唤其李小二。
花小依对于这个忽然出现的小子很是好奇。一开始以为想吃霸王餐,谁知道这小子自愿留下帮工。原本并不指望有什么作用的人,帐房会做,厨房去得,解剖食材速度简直令人咋舌。难得的是和顾客很是聊得来,乱七八糟说了一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花小依甚至听到过这小子一本正经的和一个豆蔻少女分析神神道道的星相学!
如果不是那时候李小子年纪太小,花小依差点怀疑他有什么非分之想。
李小二最爱叫花老板为小依姐,一阵死皮赖脸后,花小依不得不败下阵来,由得他去吧,只是人前必须叫自己花老板,花小依这名字,太没威信了。
“老伯啊,你说为什么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就得得豆啊!”花满楼时近黄昏,顾客稀少,只有日暮归家的庄稼汉,忙里偷闲喝几杯再归家。
此刻眼皮子有些打架的大汉使劲的摇摇头,也不知是在反驳,还是喝高了,对于李小二自来熟的坐下共饮,没什么不满,反倒又给他倒了一杯。
又是一杯酒下肚,大汉打了个酒隔,笑骂道:“你小子怎么又胡闹,你……种瓜要是得豆,那生娃……不得生出个……啥玩意来……”
大汉一边说一边皱着眉,酒气有些冲眼睛。本想说些什么,一想好像不太对,迷迷糊糊给说了个啥玩意儿来。
“这有什么好怕的,老哥你真白长这么大个。咋们是在说假如啊假如,假如后面就算说了皇帝是个女子,那也是瞎胡闹的话,更别说还喝着酒呢,酒后的话,谁会在意。”
李小二闻了闻杯里的酒,感觉还是度数低了点,摇了摇头。大汉以为李小二示意自己胆小,噌的一下酒劲就上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