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人民日报点了广电部的名,主要是庸俗化方面清理不够。”总书记说:“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抗战神剧?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无往不胜?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政策上的禁锢太多了。从作者到导演,都束手束脚。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文化革命,改革开放,特区建设,大型工程,国防建设。都是很好的题材,但没人写,或者写了,也通不过。单一的文化环境,根本无法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性。”
他笑了笑:“当然,文化建设,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和维护国内政治稳定之间的杠杆,我们也要良好的把握。我批广电部,是批他们忽左忽右,对自己把握不了的,或者觉得有点风险的,就一禁了之。第二个问题,那些神剧中的主人公,还有观众吐槽的武器穿越都不重要,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些主人公是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和观念,在上世纪早期打仗,不胜利才怪。说到你这里,就应该用二十二世纪的思维,应对今天的形势才行。”
他叹口气:“当然,人的思维,都是受到历史,文化和当时的环境制约的。官当的越大,受到的制约就越大。谨言慎行的,唯恐被人指责。前一段时间,中组部提倡党员干部上网,但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是因为这个怕字当头,不是因为能力,没谁成为网络红人的。”
他看看廖华平:“中央之所以将你放在东部战区,原因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因为你同时精通陆海空作战,最主要是因为你不怕什么。不怕丢官,不怕坐牢。抛开人道主义和法律的角度,你在蒙古战役中搞的肯特山大屠杀,确实奏效。——现在蒙古安静的很,不是吗?和肯特山屠杀有关系没?——肯定有。一次肯特山屠杀,确实骇人听闻,确实惨烈人寰。但是,短痛和长痛的均衡,谁能把握的了呢?如果收回蒙古以后,我们需要长期的在当地从事反游击战,反恐作战。当地生产生活秩序全被打乱,就好像今天的巴勒斯坦一样,是否就人道一点?从今天看,肯特山这次杀俘,还是取得了震慑效应的。和当年王震将军在新疆的做法类似。”
廖华平笑笑:“安静就是好事。我上学时,我的历史老师就曾经说过这样的道理,那些历史上显得平淡,没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的朝代,年代,反而是人民生活幸福安乐的。现在蒙古就是如此。”
“你有个好老师!”总书记说:“你,作为大区级指挥员,作出这种决策,实际上是舍弃了自己,为国家谋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也是奉献精神。敢于不顾名利作出这种重大决策的人,,应该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很少受到约束的。因此,在观念和思维高度上,将超越一般人。而应对日本这样的敌人,我们需要这样的人。需要你这样的人。”
廖华平惭愧:“当时,肯特山战役的时候,我也犹豫过。从战术上说,我们是以少打多,,在装备上看,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弱打强。两个机步旅围住十几万人,无论是制服他们,解除武装和实施收容,都存在巨大困难。毕竟是境外作战。我们的力量也快消耗完了。但俄军即将投入新的力量,也就是第47空降师。所以,我们必须立即解决眼前的敌人,才能做好应对新投入敌人的准备。”
“嗯!”总书记微微点头。廖华平说:“再有一个,就是从战略上考虑的,减少将来维稳的投入,让蒙古尽快进入稳定和经济建设,文化发展阶段。这样,我们可以减少更多的投入和牺牲。如果现在还在维稳,还在反恐,那我们也就无法取得今天蒙古建设的成就。”
“是的,我们能够这样快的消化蒙古,和肯特山的决策有着直接的联系。”总书记说:“但只是咱们两个私下里所说啊!”
廖华平笑了:“这个我懂。”
总书记说:“当局者迷,旁观者可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