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几乎占据了京城的五分之一,起初魏太祖起建皇宫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项工程会这么浩大,以至于到了太宗皇帝在位时,皇城内的所有建筑才算是彻底修建结束。古代之时以九为大,所以皇宫共计开了九个城门。分别是南侧正对着御街的光武门,北侧的宣武门,西侧的崇英门,广济门,朝阳门、正阳门,以及东侧的德胜门、安定门、惠济门、天武门。最后便是上朝必经的最后一扇门应武门。
御林军与四州军的矛盾可谓是越来越激化,前者瞧不起后者一副乡巴佬进城的蠢样子,后者鄙视前者只会在京城之中龟缩盘踞的花架子。俗话说得好,神仙打架,倒霉的却是凡人。这几日进城的衙役只能是在两者之下忍气吞声。也是幸亏都督府之中有大佬在镇着场面,所有进城的士兵被收缴了弓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位者的纷争自然是不会估计到老百姓的生死,此刻的皇帝李宣还沉浸在自己号令天下的美梦之中。不过李宣清楚,此刻还不能让太后看出任何的端倪。所以在宫中之人看来,皇帝这几日依然是照常的上朝,照常的请安,没有一丝的不妥。只是别人看不出来,身伴太后多年的李宣总觉得太后似乎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计划,仿佛是故意在引诱自己进入她的陷阱之中一般。以至于第二日退朝之后,周汤再次被秘密地请进了乾宫之中。
虽然不可否认李宣心中的不安,但周汤还是努力的劝说李宣不要担心,如今州军已经进城。各军的主将也已经都联络好了,只待明日早朝,皇上与太后彻底摊牌。如实太后妥协让步,交出御林军的总统领之位,退位还政一切都好说。若是太后不同意,皇上一声令下,十二万的州军便会冲进京城强行逼迫太后退位还政。
夜色已深,李宣终于安下了心来。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时刻,千万可不要出什么岔子。李宣心道。
终于片许的晨光开始洒向大地,天色微亮,皇宫的方向已经想响起了三声深沉的钟鸣。此刻文武百官齐聚光武门前等待着赤色朱砂门的大开,深沉的推门声响起。没等黄门唱到,百官便已经习惯性的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最为打头的便是身着绯红官袍的六部尚书,凤阁鸾台的大学士以及御史台的官员。当然三个周姓尚书自然是也位居前列,至于身后之人,除了都督府的老头子们身着爵位服不属于文官体系,后面蓝的,绿的,基本上都是炮灰和马前卒。
黄门唱到是延续了多年的传统,虽然只是形式,但是伴随着黄门一起迎百官上朝的御林军可谓是容光焕发。御林军是将门子弟镀金的绝佳之地,所以这些御林军是怎么显得自己威武就怎么穿,和城外驻防的州军比起来。后者要说是叫花子,在他们面前是一点都不假。但是到太宗朝为止,御林军就再也没有走出过京城半步。战斗究竟如何,谁也不清楚,不过比起装备虽然差上一个档次的州军,多年的边关戍守战斗力还是有保证的。
周汤看着一同出来的自己堂弟周兵,一个正儿八经的武夫。没什么政治心眼,对提拔他的太后言听计从,身为十万御林军的总统领,周兵的能力自然是不容小确。也就是可惜了两人不是一路子的人,不能为自己所用。想的这里周汤不由得叹了口气,一旁的周苏不解的看着自己身旁的哥哥,虽然想上去询问一番,但是自己姐姐的警告还是让他却步了。
之后文武百官如同鱼涌而入,上朝的地方自然是过了应武门的正殿,坤阳殿。百官虽然人多,但大殿的修建显然是考虑到这一点,带所有人站好位置。余出来的地方还是十分宽敞的,正上方的龙椅之旁还设有一处凤椅,这件凤椅伴随了这座大殿从永正元年整整十年还多。身为臣子,理应等待皇上和太后邻朝。等司礼监的太监出现,众人已经等待了将近小半个时辰,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次。但这似乎是代表着此次早朝必定会有大事件发生,见到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