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越来说,排除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汴水之战的战局很早就已经没了悬念。
归根到底,关东联军声势浩大不假,可其军队主力是郡国地方兵,以及临时拉起来的应募军队。就军队构成来说,关东联军初期是很吃亏的,比不上董卓方面京营禁军、边军组合。
汴水之战后,各方面形势发展因战争胜败这个不可控元素干扰,发生了很多令魏越意外,事前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首先是各种魏越预料中的事情,比如他非常忌惮的交州牧朱儁,因为道路太远而交州本身就不平静的原因,朱儁并没有参与联军讨董,专心经营着帝国南方最遥远处。
其次是他北方的邻居幽州牧刘虞,在这场群雄讨董挥兵上雒的时代里,刘虞秉持中立两不相帮。
他是真的不敢加入联军,第一是幽州的豪强、边军对董卓或魏越执政没什么想法,真要选择的话这些人倾向于边郡出身魏越、董卓;第二个原因是他距离魏越太近,他敢加入联军造反,会引发魏越方面的激烈反弹;第三个原因就是一个中立幽州,对联军的帮助更大。
比如现在刘虞挡不住张举纠集起来的十几万大军,眼睁睁看着张举自辽东发兵,大摇大摆穿过公孙瓒、刘虞的核心防区、治所。
第三个就是张举,接受黄琬、袁绍方面的号召,张举自称镇北将军,修武侯,平州牧。张举刚结束对高句丽的劫掠,跟着他外出劫掠的各部义从收获颇丰,面对富饶的河北,这些人显然非常的感兴趣。
就因为贪婪,这些人认同张举的看法:河北的魏越正是虚弱的时候,在他立稳根脚成长起来最好进行削弱、打击以及消灭。
辽西、辽东的鲜卑、杂胡、乌桓诸部,因为魏越设置的府幢制度而十分的惊惧,府幢制度的运行、发展,势必要建立在对他们的掠夺、进攻上。能从根源上打击魏越,他们愿意尝试一下。
而张举拒绝与魏越的合作,原因也很简单,他不认为魏越能坐稳河北,在内外压力交错挤压扭曲中,魏越庞大势力会轰然破碎。
与魏越、董卓为敌,是张举能迅速洗白自己的捷径。
韩遂、马腾都能因宦官被诛杀一事而洗白,他张举参加王芬另立贤良新帝的政治活动,自然是义举,为什么不能洗白?
张举纠集来的十余万众,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在战场上消灭魏越,而是为了在春耕是破坏冀州的生产,以此打击魏越的威望。
这场战争就显得极为棘手,动员春耕时的人力开战,即便打赢、小胜张举,其实魏越也输了,因为张举破坏冀州生产的目的达成了。就目前,到底要不要强行动员兵役组建军队,还在争论之中。
这些都在魏越的预料之中,而他预料之外的事情也是一件紧挨着一件。
第一是吕布集团与袁绍集团在荥阳大碰撞,袁绍本部两万余人跨过鸿沟驻扎中牟城外,意图逼迫杨原手中万余人向联军易帜。因吕布先锋占据荥阳,战斗意愿强烈,导致杨原一众人的意志动摇,不得不继续秉持中立守城观望形势。
袁绍没能达成迫降杨原这一局部战略构想,而先锋曹操及鲍信两部在汴水南岸直接参加战斗的近三万兵力被徐荣歼灭。面前是春寒未退的汴水,另一面又是不知道多少的精骑伏兵,夜色下视线不明,曹操根本无法指挥、节制奔波一整日的军队,除了寥寥千余人活着游到汴水北岸,其他的要么死要么降,很少有逃出战场在外走失流落的军队。
关东北路军中的先锋部队几乎宣告被全歼,这可是关东各路军队中一等一的强军,在短短一日时间的战斗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消灭……这对曹操的威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而关东联军的士气则算是崩了。
于是袁绍在失去构想中的中牟杨原万余人,以及侧翼精锐的曹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