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董卓、臧洪两个方面的急递奏报后,魏越询问诸人:“吕布立南军后必然依附董卓以抗我,董卓又掌握关中兵马外接马腾入援,并及吕布当有步骑十二万至十五万间。而关东黄琬、袁绍等人息兵于泰山,集结兵马远不及雒阳、关中兵马迅捷。诸君以为董卓可会先行下手,驱使吕布以我名义征讨关东?”
以吕布资历被魏越任命为河内太守,已是极限;而后魏越又拜吕布为行卫将军,执掌兖州、豫州撤回雒阳的两万多西园军旧部。这就属于过度提拔,能说是极端重用吕布,结果现在吕布提议重建南军并且付诸行动,魏越能怎么办?
只能默认此事,担心魏越今后追究责任,吕布只能与董卓合作。毕竟董卓也是录尚书事,以前没有兵权不敢大声说话,现在董卓若打赢关东叛乱战争,就能有足够的底气跟魏越划河而治。
在场诸人不能埋怨、指责魏越用人不当,问题不在魏越,而在吕布的品性过贪。
吕布的能力是毫无问题的,能在董卓、公卿眼皮子底下紧紧抓住兵权,这本就是最大的本事,这一点完全符合魏越超擢吕布的用意。所以魏越重用吕布,不存在过度提拔亲族的问题,再说这也是小问题,以吕布表现出的能力来说这一点都不算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在吕布身上,谁都想不到吕布竟然这么贪婪。
以河内营主簿的身份一举晋升到河内太守,不知满足、感恩就算了。又被魏越征拜为行卫将军,这是仅次于九卿这类上卿的中卿高位,比魏越之前的中垒将军只差转正、开府而已。
可吕布倒好,带着两万多军队作为敲门砖和筹码,跟董卓眉来眼去。
谁都清楚,只要吕布握住这两万多人的兵权,等魏越归塞论功行赏,吕布转正是妥妥的,可这个人就是等不了!
李儒、荀彧等人不方便点评魏越,也不方便点评吕布如此低劣的品行,毕竟吕布与魏越太亲近。
只能忽视吕布,从其他方面切入。
郭嘉率先发言:“关中有战、守兵七万六千余,守兵不可轻动,再留战兵增固陈仓、长安、武关后,董卓能东调兵马约在三万余。合雒阳诸军,奔赴关东可战之兵约在两万上下。两万兵马难改关东群雄心意,亦有覆没之险,故嘉以为董卓不会出兵入掠关东。”
兵力不足,难以形成质变,打赢了不见得能令关东郡守们回心转意,打输了就会造成雒阳局面连锁崩坏。
荀攸也开口:“雒阳新募之军不足两月,岁末时尚能一用,眼下正值操训不便调动。吕布重建南军,军制更易岂是小事?故南军重建后,不经强训焉能大用?以攸看来,马腾所部入援雒阳后,董卓才会出兵关东。驱强兵,一战定大胜,此董卓破局之所在。”
董卓方面的战备工作没有完成,不会贸然进攻关东。
荀彧则说:“关东群雄叛意虽生,却未竖旗,故董卓不便征讨。即便竖立反旗,董卓秉持国政,岂能失天下人望率先纵兵劫掠关东各郡?不劫掠各郡,又如何能迫使各郡守兵与之决战于野?若不能野战取胜,又何必出兵抄掠关东,自损名节?”
董卓方面缺乏郡一级战役必胜的基础,没必要冒着丢失人望的风险去打一场胜负难料的战役。
杜畿想了又想,补充道:“主公,雒阳至今唯有吕布所部颇有战力,然而此部兵马新从豫州、兖州撤归,军吏与关东豪杰相熟,实不便出征关东。何况,吕布再三辜负主公信任,即便有意假冒主公威仪进兵关东,可董卓却不敢再三触怒主公。”
魏越听着缓缓点头,笑着看向李儒:“诸位先生都已说尽了,不知先生可有其他高论?”
李儒也是摇头做笑呵呵道:“主公帐下英才济济,何愁大业不成?至于董卓率先出兵关东一事,儒以为董卓不敢远离雒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