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大殿上,帝师缓缓笑了。
“郡王,那时臣年轻,大长公主也正是二八年华,许多事无法观到全局,信念都不坚定。”其中语气,仿佛真的在为这个妄图找回母亲尊严的小孩子讲道理。
顾寻安倏然弯眸,神情多了几分嘲讽。
他不再质问陈辞满,而是与顾渡言对视,认真揣摩他父亲的想法——在此之前,他父亲坚决要瑞帝重审当初旧案,阿鸯也这么做了,他便认为自己和父亲是一路,跟随着后者脚步。
重审旧案,势必会伤及他母亲,他一直以为瑞帝会护着,如今看来,无人护着他的母亲——身为丈夫和儿子的人都想要为自己的执念拼一拼,都寄希望于帝王的保护,最后把她落下了。
如今他站在他母亲身前,他不知道父亲有没有意识到他母亲的处境……又是何看法。
然后他带着忐忑不安,看到顾渡言眸中的悲伤与宽容。
一瞬间,顾寻安梗塞难言,若不是面前有诸位大臣,他几乎想落泪。
他明白顾渡言与他现在是一样的心情:宁玉荣做错了事,可是怎么办呢,她还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没有办法放下不管。
如此便好。
顾寻安轻轻叹气,反倒觉得释然,他看向高位上的帝王,默然不语,片刻后,他轻轻扬眉,道:“陛下,虽是如此,既然做了便该认罚。”
一时间,下面的众臣差点反应不过来:明明顾寻安已露出要同帝师剑拔弩张的模样,得到对方轻飘飘的回答本该恼羞成怒,却不想他态度转变如此之快。
似乎真的相信这件旧案,是当初他母亲与帝师一念之差闯下的祸端。
众臣心思各异,但都不约而同想到:可是皇室公主、一国帝师,哪个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何罚呀?!
高台上的帝王缓缓开口,似乎也有无奈,只问:“你想说什么?”
顾寻安倏然觉得有趣,他凝视着这个与他有血脉关系的堂兄,不知道为何自己始终不能知晓他的内心,都说帝心难测,真是不假。
京中数千百姓看着莫清,他父亲莫侍郎又确实有冤,该为莫越正名沉冤,可其中涉及到陈辞满与宁玉荣,稍有不慎,很可能连先帝都染上污名,又该如何处理呢?
这时候瑞帝进退两难,因着皇家颜面与民心,他不可能不顾莫清,但是又不能触及先帝,于是两相权衡,陈辞满或者宁玉荣就得背上恶名,承担下全部责任,包括当初先帝为何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而今日大殿上瑞帝的态度已表明:他选择宁玉荣担责。
顾寻安思及此,转眸看向身边的宁玉荣,他母亲似乎意识到了侄儿的决定,脸色苍白,嘴唇翕动,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顾寻安不知她如今心态如何,但想来应该痛心。
他的思绪继续流转,心想瑞帝为何会维护帝师,无非是为陈时罢了。
若帝师背负了谋害能臣的骂名,陈时便不能名正言顺成为他的皇后。而且,瑞帝虽维护帝师,但后者毕竟参与了当年案子,所以不能全须全尾脱险抽身,这时候折断帝师的羽翼,不是最好的时机吗?
是我多想吗?顾寻安轻轻在心中自问,而后仿佛自嘲,笑了一声。
“陛下,”他开口,语气平静从容,眸光波澜未起,“依臣愚见,人证物证俱在,莫侍郎当年确实蒙了冤,应当要让他官复原职,抹去罪责。”
底下一阵唏嘘,人死不能复生,如今平冤官复原职,也不过是在史册上为莫越再加一笔,保全此人名声罢了。
瑞帝沉静再问:“你继续说。”
“至于老师,他确实看管侄儿不利,如今真相大白,林栖自行去京中府尹那儿诉讼便是,另,当年老师心志不坚,迫害了莫越,臣认为该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