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三个月前,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九月二十一。
不周山顶,葛行间的坟墓被重新修葺完好,立了牌坊,像模像样。好似是真的有人死过一般香火鼎盛。
坟边站着一位小僧,光头戒疤却穿着青灰道袍,不伦不类,不成体统。默默地朝着坟墓念经祷告,每念一句经,便往墓碑前洒一把谷子。神色虔诚,态度恭敬。
不远处有一幢小道庐,塌了半边矮身,用柴火遮掩补救,却好似巍巍青松。看似弱不禁风薄如蝉翼,却仿若生根发芽雷打不动。
柴火错杂间,道庐内景隐约可见。墙上挂着道法自然,墙下供奉三清上仙。
门开,道童渐离背着行囊踱步出来,稚嫩脸庞上满是执拗。回身望望屋内香火,三清像前刚起新烟。
他抖抖背上竹匣,轻轻关上了道庐的缘门。门上褪了青漆,左右两侧各有一半太极。梁柱上一副对子,没有门神,不兴这套。
左联:一门之隔两生轻薄三生叩首四方青云骤
右联:四只牛鼻三世浮沉两半运道一念化三清
横批:糊涂难得
渐离来到小僧跟前。小僧抬头看他,微微一笑,笑容和光头一样灿烂。
小僧:“你要去哪里?可是要下山?山下的人又稀奇,又古怪!”渐离指指下方:“我要去红尘大世,我想把师兄师父都找回来。管它什么稀奇古怪,玄机,奥理,不足道也!”
言罢,二人相视而笑,把葛道士的坟头晾在了一旁。
小僧笑了一会,表情暗淡下来:“我也想念师父了,按道理说我应该和你一同下山去寻的。不过我是佛家弟子,自从我入灵山伊始,我们师徒机缘便已断绝。本来心想着没有缘分,便无烦恼,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后来日子久了,又感觉无关好坏,但凭于心。”
渐离看了一眼墓碑:“我师父云游天下,周游师兄游方寻他,周旋师兄拜入仕途。我想寻到师父,但却不知方向。想寻到周游师兄,亦是不知方向。”
他微微叹了口气:“只有周旋师兄有迹可循,但即便是寻到了他,也不过是索然无味。我知道周旋师兄发心已乱,所谓周旋于庙堂之上者,便不能周游于山水之间!”
小僧点头:“说的真好,那这山水之间的周游,又要去何方山水去寻?”
渐离摇头苦笑:“周游师兄之前和我说过一句话,以无根之念寻无根之源头,便能得到无根之因果。我感觉这便是葛师父说的道法自然了,不过我还远未企及那般境界。我所能做的不过是行走人间,我师父是葛者行间,我最起码能做到游山玩水。”
渐离说完,转身便走。小僧微微不忍,出声唤他:“真就这般走了?”
“多留无益,你多保重。”
小道童说罢抖抖竹匣,将匣子顶上的遮阳纱抽出来盖在头上。手里一根木棍,就这般摇摇晃晃的下了山头。
山上只剩下了小僧,孤零零的坐在墓碑前。但坟茔也是空的,小僧离开了坟,静静走到道庐里面插上门闩。外面没有飘雪,他还可以御寒。
第二日,小僧换了门上的对联。他本想跟着渐离一同下山,但每每鼓足勇气,却又心生茫然。犹犹豫豫中彷徨不定,日子倒是一天过了又一天。
而门前柱子上,对联的笔锋却深深嵌进了木屑里,盖过先前的字迹,也乱成了一团麻。
上联:佛不是道,佛取代道,不佛不道,没有门道。
下联:佛本是道,佛亦有道,又佛又道,有点味道。
横批:知不知道。
渐离是浑然不知这些的。他静静地走了七天,来到了不周山的半山腰。
这里刚好穿过云层,下方山河遥然在望。不渡江好似一条硕大的慵懒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