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上反抗道路。这时,成都府巳改称益州,新任益州知州张泳向宋太宗反映王继恩在蜀为人骄横、军纪败坏,只顾饮宴,不尽力剿贼。宋太宗了解这—情况后,命令人内押班卫绍钦同王继恩共同管理成都事宜,又派遣枢密直学士张鉴、西京作坊副使冯守规乘传督促宋军加紧围剿起义军的残部。
王继恩的部将王文寿,率军2000余人在遂州一带追讨义军余部。王文寿对士卒粗暴专横,士卒动辄得咎。引起许多兵士的怨恨,指挥使张嶙趁王文寿就寝时斩杀了他。并率所部投奔了农民军将领张余,义军势力更大,很快占领了川东大片地区,发展到10万多人。
宋太宗听到上奏后,准备把投奔义军的士卒的妻子儿女全部处死。左右近臣以为不可,建议把他们的妻儿都集中起来,遗将帅前去招抚,示喻赦免他们的罪过,他们一定反归,如此以来,可以瓦解贼军,达到最终剿灭的目的。太宗以为是,令巡检程道符前往宣扬皇帝的旨意,一位逃亡的士卒斩杀了张嶙,将首级送给王继恩,其余的也纷纷归来。王继恩又以归卒为向导,最后彻底镇压了起义军。
王继恩这个三起三落到大太监在整个北宋政权中有功有过。
太宗后期,明德李皇后不喜欢赵恒,王继恩也看出来了,赵元佐那时候虽然有“疯”病,但时不时表现出来还是很聪明。
王继恩又想再来一次宫廷政变,扶持赵元佐上台,那样他的功劳就不得了。
王继恩开始活动,和李皇后、副宰相李昌龄、禁军司令李继隆等人结成小团伙,紧锣密鼓地筹划拥戴赵元佐上台。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回他碰上了号称“大事不糊涂”的大宋名相吕端。
吕端这个宰相,小事从来不过问,但大事上很有原则,很有办法。
太宗皇帝公开表扬:吕端大事不糊涂。
太宗至道三年三月十九,吕端入宫探视太宗病情。
看出太宗已经非常危险了,傍边只有李皇后和王继恩。
吕端敏锐地发现不正常,回到办公室,立即给太子赵恒写封密信,要他马上进宫,以防不测。
正在这时,王继恩来了。
说奉太后命令请吕端进宫商量事情。
如果说王继恩是只老狐狸,吕端就是千年狐狸精,他立即明白,宋太宗已去世,老王这伙人要搞事。
他不动声色请王继恩进密室商议。
待老王进门,自己一转身出来了,一把关上门,搭上钥匙,卡塔一声,把门锁上。
命令卫士,我没回来,绝对不放王公公出来。
就往宫里去了。
王继恩被反锁在密室里,目瞪口呆,喊破嗓子没人理会。
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一回是彻底地栽了。
吕端到万岁殿,见到李皇后。
主心骨王继恩见不到人,皇后磕磕巴巴地说:“继承人以年长为上,相公您说是不是?”
吕端平静地说:“皇上当年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他尸骨未寒,怎么敢改变做法呢?”
李后被堵得无语,摇摆了。
吕端说:“还是按皇上生前的安排吧!”
太子赵桓也到了,就在万岁殿太宗的灵柩前,确定他为继承人。
赵桓在大殿上接见大臣,面前一面帘子。
吕端走上前去:“请陛下让臣子们瞻观圣容。”
帘子打开,赵桓冲吕端微微一笑,吕端这才下拜,领着大臣们三呼万岁。
赵恒登上皇位,就是大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
被关在密室里的王继恩,不知道几天后才被放出来。
降级为右监门卫将军,下放到均州。
李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