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为了赵家皇室和他自己的面子,虽说对张浚将军十分严厉地斥责了一番,可他内心却非常在乎皇贵妃吴芍芬替岳飞将军说情一事,可谓是酸溜溜,醋翻波,恨不得要用牙齿把铁钉咬断似的,可高宗强压住自己胸中的怒火,在张浚的面前替自己的女人和岳飞说话,他心里明了,否定吴氏和岳飞,就是自己的脸面也无光彩,再者,吴氏和岳飞几乎没有单独相处一起的任何机会,她吴氏就是敬仰像岳飞这般力持抗金的武将而已。
吴芍芬为河南开封人。其父乃武翼郎吴近。相传,吴近曾经梦见一个亭子,亭子里的匾额上写着“侍康”二字,一傍则种着特别妍丽可爱的芍药花,花下立有一只雪白的羊羔。而吴氏十四岁时,因美貌出众,被朝廷选美入宫,以侍奉康王赵构,大家都说那是“侍康”的预言应验了。
高宗即位之初,金兵不断追击,吴氏则身披戎装,跟随在高宗左右。吴氏不仅体态纤美、知书达理,而且还英姿飒爽、胆量过人。当卫士谋变,反贼询问高宗皇帝在哪里时,吴氏则面不改色心不跳,她向叛贼指了指高宗去处的反方向,才使皇帝幸免于难。金兵南征,高宗乘船入海,从定海(浙江镇海)转赴昌国(浙江普陀)途中,有鱼跃入御舟,吴氏解释说:“此周人白鱼之祥也(周武王兴起)。”高宗听此大喜,随即封她为和义郡夫人。
高宗回到越州后又进封吴氏为才人。此后,吴氏博习书史,又通晓书法翰墨,和潘如玉一起并为婉仪,不久她又跳跃式地被高宗拟为皇贵妃,而潘如玉则因其祖宗潘仁美陷害忠良杨业一门的缘故,即使她为高宗诞下了皇子,可也只能是个后宫的贤妃。
高宗惟一的儿子因苗、刘将军的政变被立为“明受”皇帝。苗、刘二将被镇压之后,高宗复位,苗、刘二将兵败逃走,不久逃至建阳县境,被王军诛杀,年号又改回“建炎”。而赵旉则被高宗册立为建炎皇太子。
经过一番折腾,赵旉害病,冷热无常,加之宫人不小心踢倒金炉发出声响,太子受到惊吓,随后病情愈加严重,没过几天便撒手人寰,而此时的赵旉年仅三岁。高宗见此悲不自胜,遂将爱子谥号为元懿太子。
赵旉病死后,后宫再也没有生育。潘如玉收养了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琮为养子,吴芍芬则是收宗室赵璩为养子。之后赵伯琮也由吴氏一并收养,吴氏对待两个养子没有差别。高宗封赵伯琮为普安郡王、赵璩为恩平郡王。赵伯琮性情恭俭,爱好读书,吴氏劝高宗将赵伯琮是为皇子。于是高宗立赵伯琮为皇子,封建王,后改名为赵昚。
当张美艳进了皇后后,吴氏在高宗的眼里便掉价不少,期初她潘如玉最妒忌的人就是皇贵妃吴芍芬了,说她一身戎装打扮是为了讨高宗的欢喜,可谁知,张美艳则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女人,一下登上了皇贵妃的宝座,潘如玉又转而要跟吴氏讲和,来一起对付张美艳。
吴芍芬劝道:“说良心话,我也看不惯张氏的那般德行,可皇上他喜欢呀,而妹妹你总是风言风语地挖苦人家,怕是张美艳日后会害死妹妹……”
“我怕她个球!这个骚货,之前在邵武时她就劣迹斑斑,后又成了汉奸张邦昌的野外补食,如玉也不知国人是怎么想的?潘如玉只是因为祖宗之故,便遭人唾弃,可她张美艳则是千人骑,万人踩的臭婊子……”
“妹妹就不能少说几句吗?张美艳心狠手辣,据人透露,她进皇宫压根不是为了她张邦昌,而是为了报前世的仇恨……”
潘如玉长叹道:“姐姐以后也得多长个心眼,妹妹听人说您和岳飞将军有一腿,这万一哪个挨千刀的在皇上面前胡说八道,姐姐您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呀。”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吴芍芬没和岳飞将军单独谋面,又哪有什么一腿之说?这件事,皇上的心里最是清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