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鲁晨阳看到米有德纠结的表情。>
他坦然的说道:“米先生,你想的没错,本王就是要让瑞蜀两国战争升级。>
瑞蜀两国想要练兵,以待时机成为渔翁。>
这个机会,我们是楚国绝对不会给。>
他们不想全面战争,那我们就帮他们全面战争。>
米先生的地缘学说,能够把握国家利益的大方向。>
本王想听一听米先生的意见。”>
米有德听到楚王鲁晨阳虚心请教,在这个情况下,他不可能藏私。>
他略微思考,整理一下思路,这才说道:“小民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浅见,供王上参考。”>
“瑞国和蜀国控制战争的规模,这是两国高层的默契。>
但两国因为红山岭地区,导致的国家冲突,绝对不会减轻分毫。>
小民的建议是从百姓和军人两个方向入手,给瑞国和蜀国施加压力。”>
楚王鲁晨阳听到米有德的话,他眼前一亮。>
他与大臣们讨论,方向都是针对两国的高层。>
或是动用死间,或是派出大臣游说。>
他们都认为,只有决策层的那些人,才能改动一国的战略。>
楚王鲁晨阳等人,行事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的判断。>
他们平时确定国家的战略方向,很少因为外部因素突然转折。>
楚王鲁晨阳听到米有德的说法,他就非常好奇。>
米有德看到楚王鲁晨阳的表情变化,他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想要提高地缘学说在楚国的地位,他讲出的想法必须要与其他人不一样。>
要不然泯然众人,拼的就是关系。>
米有德详细介绍他的方法。>
“鼓动百姓,这是成本非常低,效果却很好的方法。>
百姓通常情况下比较盲从,因为接触的学识和信息都有限,他们易被舆论鼓动。>
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基石。>
一旦让百姓认识到他所在的国家是一个卑躬屈膝的国家。>
不能给他提供安全,更不能让他获得荣誉感。>
如果只有这么一个国家,他也只能屈辱的忍受。>
一旦还有同族建立的国家,有能力的百姓,必定会选择向外迁移。>
华夏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典型。>
楚人可以在秦国当宰相,成为统领数万兵马的大将军。>
各国的人才流动的非常快,所在的国家一旦无法让他们实现理想,这些人立刻就用脚投票。>
红山岭地区不只关乎着瑞国和蜀国不能放弃的领土。>
更是有一座大铁矿,关乎着两国工业的命运。>
以国家荣誉和工业生死这两个角度入手。>
可以大范围调动两国百姓的情绪。>
即便是两国高层,有缓和战争的打算,他们看到百姓群情激愤,也要考虑这样做是否妥当。”>
楚王鲁晨阳听着米有德的讲述,他把自己代入到这个场景。>
楚国上下真的群情激愤,想要发动一场战争。>
这个情况下,哪怕是他身为楚国君主,掌握着绝对的权力,那也无法逆潮流而动。>
顺应百姓的意志,楚国将会团结一心,很大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逆潮流而动,以君王的绝对权威,压制百姓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