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她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这也是唐逸为何对这首诗词情有独钟的原因,全诗上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人生豁达之感!只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远在天都的大公子三人,会将这首诗词与她结合一起进行赏析,这使得大公子对唐逸心里边都不由得带着几分欣赏之意,若是不做敌人也好,如此生性豁达之人,也绝不可能做一些小人之事。
旁边的墨灵儿听着这句诗词,心绪陷入某种困顿之中,仿佛心里边明白了什么,但若不仔细思量便会消逝掉。
习羽翎的琴音适时停止,大公子也停止磨砂的动作,她们静静看着墨灵儿,却是没有出言寻问。
只见墨灵儿将红木制成的木勺舀上茶叶放进盖碗,用旁边壶中烧开的水淋过,蒸汽携带着茶香袅袅上升。她的心仿佛在茶烟中渐渐沉淀,这是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涤静了胸中的苍凉,脑海一片空宁。
沸水反复相沏,而后倒进瓷碗中,置于面前。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呈“三龙护鼎”,力道轻缓柔匀地端起青瓷,不破茶魂。
青瓷托于掌心,几片茶叶在清澈碧绿的液体中舒展,旋转,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辉。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眸色深柔,茶沉入杯底,似笔尖直立,天鹤之飞冲。
对于泡茶一道,人们喜欢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重为我在泡茶,物我有别。这是最为初步的一种状态,对于技术而言,还处在刚刚有些掌握的阶段,本身对结果的期待也很简单,不难喝就好了。动作基本达到规范,人和茶、和器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连接。泡茶只是一件事情,我要把它做好了就好。其她的还未曾想太多,似乎也不需要想得太多。
这时候的状态还处于物是物、我是我的境界中。这个境界的悲喜都是比较表面化的,容易发生也容易消失。泡得好或者泡得坏,通常不是那么纠结。
第二重为泡茶如己,物我相融。此一境界,直白而言,就是“泡茶即是泡自己”,表达的是更强的同理心。在泡茶的时候,专注不是一种被要求才达到的状态,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对茶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情感的连接。这时候技术不再成为障碍。在冲泡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的去关注是否用心的问题。注水方式的大小、方向,完全可以随着茶叶当时的状态即时调整。这种调整已经成为潜意识。
在冲泡过程中,人和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或者说是一种完全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被迫,而是自然发生。对于泡茶者来说,茶、水、器不再有物我之别,这一切都和自己紧密相关,甚至是具有同样的触和感,茶叶的每一点变化自己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如今的墨灵儿始终停留在这第二重的阶段,她是为了大公子而学的泡茶技术,但后边却是深深入迷泡茶的技艺当中。
第三种,无茶无我,物我消失。此一状态,对美、对茶、对自然万物,做彻底的臣服。技术完全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也不再有特别的欢喜或者不欢喜。此刻,茶已经回归到完全的茶的本来,没有好坏的分别。注水和出汤完全顺势而为,完全遵照势尽辙止的原则。
一切的发生无不遵照当时情境中的状态而发生。
起、落、止,不落痕迹。
只见墨灵儿眼前的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恰似松树针叶,待沸水冲泡,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书房。
稍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