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旧臣一个个的诛杀撤换,搞完了朝廷,开始搞地方。朝廷的搞搞也就算了,都是笼子里的鸡鸭,没什么的。可能在这样的乱世中镇守地方的,哪个不是虎豹豺狼?就能这样任你揉圆搓扁?
李嗣源的另一个儿子李从珂直接起兵造反,李从厚派石敬瑭去收拾,想要以地方灭地方,坐山观虎斗。结果石敬瑭直接投靠了李从珂。他忠心耿耿的是李嗣源,至于他的儿子们……谁当皇帝不是当呢?
李从珂继位以后,任石敬瑭为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虽然石敬瑭帮他除掉了李从厚这个后患,但并没有信任他,反而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来对待。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在石敬瑭到首都参加完李嗣源的葬礼之后,也不敢提出要回去,害怕李从珂起疑心,所以整天愁眉不展,再加上他当时有病,最后竟瘦得皮包骨,不像个人样。妻子李氏赶忙向母亲曹太后求情,让李从珂放石敬瑭回去。李从珂虽然不是曹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曹太后从小对他如同亲生一样,又见石敬瑭病成这样,估计难以构成什么威胁,于是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让石敬瑭回到了河东。
放虎归山。
李从珂放他回去后就后悔了,不断派人招石敬瑭回京,石敬瑭每次都称病不能远行。李从珂又派人来接替石敬瑭,都被石敬瑭软禁起来。有一个刚直不阿,一见石敬瑭要软禁自己,拔刀自卫,被石敬瑭手下人直接诛杀。
脸面撕破了,也就不装了。
李从珂命张敬达领兵攻打太原。安重荣、安元信、安审信,张万迪四处围攻石敬瑭,形势万分危急。
石敬瑭见兵临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计划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向其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石敬瑭手下一个叫刘知远的大将认为条件太屈辱,没有必要许诺这么多,但石敬瑭在桑维瀚的支持下一意孤行。这个刘知远,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后来灭掉了石敬瑭的后晋,建立了后汉。现在的北汉刘继元,便是他的后代。
言归正传,正愁没机会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领兵从雁门关南下来救石敬瑭,最后偷袭大败后唐军队,杀死一万多人。公元936年。也是后晋天福元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
这是莫大的屈辱,从来都是中原王朝册封草原民族称王称帝,第一次出现了草原帝国册封中原王朝称帝。而且册封的还是背主求荣之辈!
正是这件事,让刘知远愤狠难平,对此种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刘知远又羞又愧: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他愤恨到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中原从此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失去了战马的重要产地,失去了北方巨大的天然屏障。失去了百年安定。
石敬瑭虽然凭借不要脸的本事得到了契丹援助,灭了后唐做上皇位,可日子并没有好起来,反而越过越难过。
他虽然尽力安抚藩镇,但藩镇没有一个服气的,尤其耻于臣服契丹。大家打来打去,都是上邦之间的问题,哪怕是个乞丐做皇帝,也比臣服契丹要让人服气的多。
大同节度使判官吴峦,闭城不受契丹命。应州指挥使郭崇威,率兵挺身南归。
公元937年,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在魏州起兵造反,石敬瑭令东都巡检张从宾讨伐,但张从宾不但没有平叛,反而和范廷光一同造反。渭州也发生兵变。第二年,契丹改国号“大辽”。侍卫将军杨光远自恃重兵,干预朝政,屡有抗奏。石敬瑭只能服从他。公元940年,杨光远擅杀范廷光,石敬瑭因畏惧杨光远,以致不敢法问。后晋走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