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她略过了前头的解释,径直道:“母亲请帮我带话给父亲,让父亲将已经整理誊抄完毕的书籍,包括历年题库和优秀赋文选集,无论已有多少,都尽快给我一份。另外,再帮我整理一份本朝大儒写的文章,不拘类型,只要是大儒写的,皆可。”
安母下意识的点头,内心却是充满了迷茫。
见她这般,安雪莲还道是她在担忧,顺口安慰道:“母亲不必担忧。父亲忙的事情虽然是跟科举沾边的,但因为是历年的题库和文章,完全不涉及泄密一事,就算直接拿给我,皇上也不会为此动怒的。”
“是,娘娘说的是。”安母被她这么一安慰,心下还真的定了一些,可仔细一想,本来也没担心啊!
就安父那种,但凡做出点儿成绩了,也就是稍微整理好了一册半册的,就立马往家里拿,逼着自家孩子做题目、研读文章的行为,真要是有什么问题,他早就出事了。
可既然这都大半年过去了,安家都安稳得很,就说明没问题的。
安母才这么想着,就感觉有人稍稍碰了一下她的胳膊,用眼角看过去,发现是她的大儿媳妇用很是紧张的眼神瞄了她一眼,紧张中带着一丝焦虑。
是了,她们这次进宫是有要紧事儿的。
“娘娘。”安母轻唤一声。
安雪莲正在回忆自己还遗漏了什么时,听到这声唤,本能的抬眼看去:“母亲是有话要说?”
“就是关于咱们家孩子的嫁娶问题。”迟疑了一下,安母没直接拿安娴说事儿,而是提到了自己最小的儿子。
说起来,安母也算是比较能生的,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养活了五个。最大的当然是安雪莲,老二便是安雪莲的大弟、安娴的父亲,老三老四都是姑娘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嫁了,老五没能养活,老六就是她的幺儿。
“噢,小弟该说亲了?”安雪莲兴趣缺缺,她本人就不说了,关键是就连原主都跟那位完全不熟。要知道,原主出嫁时,那位才堪堪两岁。
说亲就说亲呗,干嘛特地告诉她?是想让她随礼?
安雪莲快速的思量了一圈,却愣是没get到安母的真正意思,只深以为随礼还是很应该的,毕竟是亲弟弟嘛。
“等亲事定下来了送个信儿进来,回头我让锦绣替我去一趟。”皇后派跟前的大宫女前往观礼,到时候重礼肯定是少不了的,多有面子呢!
可听她这么一说,安母的心都凉了。
要说安母倒也罢了,最难受的还是她大儿媳妇。这要是安雪莲连亲弟弟的婚事都撒手不管了,还会管侄女吗?这侄女再亲,还能亲得过弟弟?
“娘娘,您能不能……”安母最终还是忍不住了,事关她小儿子的婚事,哪怕最后被驳回了,她也必须要开口,“帮着说个亲?也不用特别好的,这不马上千秋节就要到了,您瞧着谁家的姑娘好,帮着说一说?”
本来,帮着牵线搭桥倒是无妨,问题是,能在千秋节前来给皇后磕头送礼的,不是宗妇就是命妇。本朝又是习惯了低头娶媳抬头嫁女的,谁家脑抽了会把好好的贵女,嫁给微末小官?
眼见安雪莲迟疑,安母难掩失望之情:“你弟弟年岁还小,都说先成家后立业,或许他成婚以后就会有所长进呢?”
“那为什么不能让他先长进,再成婚呢?”安雪莲反问道。
“这……”
“皇上如今格外重视科举一事,要不然也不会有父亲那些差事。明年就是科举年了,小弟今年也不过才十五岁,好生准备考出一个名堂来,不比什么都强?母亲让我帮他说一门好亲事,倘若他是状元郎,宗室女都说得。”
穿越到古代后,安雪莲才知道将公主下嫁给状元郎这个事儿纯属扯淡。当然不是完全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