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左宝贵、马玉昆等人拦住了去路。可是,新军被围,左宝贵、马玉昆等人所率的也都是旧军,战斗力不强,依旧只能被儿玉源太郎压着打。所幸的是,日军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高强度战争后,弹药极度缺乏,多数时候只能咬牙进行白刃战,给了左宝贵等人一战的机会。也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左宝贵以本部损失大半的代价,打破了日军对平壤的包围,救出了被困一个多月之久的东北新军和聂士成、叶志超等人。可是,叶志超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好不容易突出重围,不赶紧脱离战斗,居然叫嚣着要给日军一个教训,还强行夺过了聂士成的指挥权,命令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转头向日军发起进攻。结果,这场发生在平壤城外的战斗使得左宝贵、马玉昆两部近乎全灭,左宝贵和马玉昆两人也战死沙场。虽然这一场战斗日军也是损失惨重,第二军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被流弹击毙,儿玉源太郎的副总指挥,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重伤,但是相比较而言,清军损失更大,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清廷最终同意将袁世凯再次调回东北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袁世凯去东北重新征募军队,阻挡日军。至于为什么不再派别的军队去:禁卫军的军官们听说战事惨烈,各自寻找关系,借口拱卫京师,死也不愿意离京;徐州的丁汝昌部因为英法的威胁,不敢擅动,生恐列强趁虚而入……而除了这两支军队,其他军队要么距离太远,要么派去恐怕也不顶用,所以,只有让袁世凯上了。而袁世凯不仅是东北新军的创建者,还模仿唐州在东北建立了一套民兵制度,可以迅速地召集起足够的士兵,并且熟悉在东北境内的诸多防御工事……
而除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最让郭金章意料不到的就是王士珍、段祺瑞,还有冯国璋的出现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后世赫赫有名的“北洋三杰”居然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登上了中国的军事舞台。王士珍是叶志超极看重的手下,曾随之一起驻守山海关,并被一起带到了朝鲜,担任炮兵军官;段祺瑞,十年前就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炮科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1888年冬,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它四位同学到德国留学。1889年春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学习一年半年炮兵,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1890年秋回国,派任北洋军械局委员,袁世凯组建东北新军的时候四处招募人才,结果段祺瑞被人推荐,进入东北新军,同样也是炮兵统领;冯国璋,早年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由于刻苦好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留校充当教习,颇受学生敬佩。1893年投聂士成军中当幕僚,忠于职守,后随聂士成入朝。
在这场战争中,“北洋三杰”都表现突出,尤其以段祺瑞战斗英勇,已经提前获得了“虎将”的名头。三人现在都聚到了袁世凯的麾下,让郭金章也不得不赞叹一声历史的强大。
“朝廷不放心袁世凯!”郭金章言辞激烈,李鸿章听了也是心中一片黯然。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经在他手下作战英勇的将领们在多年之后居然一个个都变得如此不堪,贪污受贿、贪生怕死、不战而逃,一个个都让他失望己极。现在,他甚至连维护一下这些手下的理由都找不到。
“这事儿不用告诉我吧?这么丁大点儿的小事儿就是袁世凯自己也能处理好的。”郭金章道。
“老夫只是提醒你不要乱插手。”李鸿章叹了口气。袁世凯重回东北,可以想象,日后,那一千多万的人口和三省之地都将成为其人的资本,多年之后,此人极有可能就会接替自己成为一支新的派阀首领,并主导国家政策局势。这让他心里有些酸溜溜儿的。但他也清楚,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不能帮袁世凯太多。因为清廷已经很担心袁世凯会成气候了,如果他再帮忙,只会给袁世凯添麻烦。而郭金章自然更是如此。
“我根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