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于中认为自己是不需要那三万湖广援军的。一么,他有自信能够凭借着自己现在的实力把马尔伯勒他们给赶出印度,当然,在此之前,他必须需联合那两位皇子率领的留守印度的清军以及在西藏的岳钟麒所部。只要这三部分兵马合力,再加上他们据有先到为主的优势,对付表面上来势汹汹的欧洲人应当没有什么困难。其二,则是因为他并不想这么早地就结束战事。这一战他们谋划了很久,虽然规模大大超出预料之外,可是,这也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之所以想这么做,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消耗国库,不仅要消耗清廷的国库,也要消耗欧洲人的财富。所以,战事越晚结束越有利,反正这一场仗是在印度打的,打成什么样他都不在乎。只要别打输了就成。第三,则是因为他不能肯定那三万湖广联军会不会听自己的命令。他可以不在乎康熙派来的胤祥兄弟两个,是因为这两个皇阿哥手里根本就没有兵权,而云南、西藏的军队大多是他的旧部,主将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不可能威胁到他的指挥权。可是,那个嵩祝就不一样了。那家伙带来的兵力比他还要多,到时就算不来个喧宾夺主,光是不听调遣也足够他受的了。而且,谁知道这个嵩祝手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他?远在异国他乡征战,如果自己人还不能同心协力,一旦出事,后果必定十分严重!所以,虽然他没有违抗康熙的圣旨让对方撤回原地,却只是命令对方远远的跟在后面。这样一来可以不必担心那个嵩祝会给他耍什么心眼儿,二么,也可以摆出一副大军源源不断的态势,对某些敌对势力形成一种威慑。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胤礻我和鄂伦岱居然会突然出兵。并且还被马尔伯勒给诱歼了大部兵马。现在再去讨论马尔伯勒是用什么方法让那两个不听指挥的家伙中了计已经迟了。
他不怕马尔伯勒会率军去攻打西藏,可是,他却怕马尔伯勒不顾自身的后路,继续向西前进,与欧根亲王所部会师,然后合攻德里。如果真像他猜的这样,那么,可以肯定。那位九皇子胤禟肯定是无法在这欧洲两大名将的联合打击下守住城池的。这也就是说,如果他不快点儿追上去,等到欧洲联军攻下了德里,他就要独自面对那号称十万地联军了。虽说,他当年也仅仅是凭着不到三万的兵力征服的北印度,可是1这并不代表着他能凭着同样的兵力再来一次!先不说那强大的欧洲联军,光是凭着清军两战两败的成绩,那些印度人恐怕就要动点儿异样的心思了。
所以,这个时候,那三万湖广援军来得可就真算得上及时了。
兵力足。则底气也足。湖广援军的实力虽然不知道如何。可是,这支部队地到来最起码能让人心里感到踏实一些。而且,他也相信。
以康熙的精明,应该不会派一支不知道底细的军队出来丢人现眼才对。
所以,在得知湖广的兵马即将到达的消息之后,于中立即发令,让手下去向印度各地的土王,比如贾姆谢德布尔、兰契、波卡罗、多尔顿根杰等地比较有实力的势力送去了几句话:大清十皇子胤礻我和一等公鄂伦岱刚刚败于西夷马尔伯勒之手,兵力溃散,如果他们有什么发现,要么,就给他把人送到阿散索尔。要么,就好生招待。作为交换,他可以原谅这些印度人先前所犯下的所有罪过,并重赏发现胤礻我和鄂伦岱两人踪迹的人……可是,如果胤礻我和鄂伦岱两人在印度有了什么生命危险,那他必然会大开杀戒,到时,清军必定血洗印北平原,让鲜血染红恒河!
话说得非常狠!
可是。正当其他人以为于中这么做有些过火,有可能会惹得那些印度土王不悦甚至是激起那些人的反抗之心地时候,瓦拉纳西土王尼尔马扎德却派人向阿散索尔送来了消息……胤礻我和鄂伦岱已经被西洋人给俘虏了!
而在尼尔马扎德地使者走后不久,于中等人正为这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