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直到秦始皇去世的那年,刘邦已经四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沦落到芒砀山中做了逃犯,看起来已经注定是个失败者。
如果与和他年龄相仿,此时刚刚替秦始皇起草过遗诏的赵高相比,他的人生失败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刘邦和赵高,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却彼此深刻地影响着对方的命运,这也正体现了上天对人类命运的掌控是多么巧妙。
事实上,刘邦和赵高分别代表了那个时代,底层百姓努力奋斗出人头地的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在很长的时间内,赵高代表的那条路线,都似乎是更为成功的路线,而刘邦只是失败者。
赵高是个“宦官”。现在一提到宦官,人们就会想到那种非男非女的太监。不过,在秦朝的时候,宦官不一定要割了身上的某些东西,而可以是正常人。
但赵高即使没有被割了那个东西,也不是“正常人”。
有人说,赵高就是上天派来惩治秦朝的。因为,当初秦军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子弟,赵高就是一个被坑杀的赵国人后代,他就是为了给赵国报仇而来秦朝潜伏的。
这种联想很丰富,遗憾的是,还缺乏充足的史料支持。
比较明确的是,赵高和刘邦一样,出身寒微,甚至比刘邦的出身更加卑贱。
刘邦的父母好歹还是个自由的农民,而赵高的父母乃至祖上都是秦朝隐官中的工奴。隐官是什么呢?隐官就是秦朝官府的手工作坊,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劳改农场之类,这里专门收容赦免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者作工,在这里做工的人只能世世代代为奴,几乎永远也看不到希望。
由于祖祖辈辈在隐官中工作,所以赵高被史书称为“世世卑贱”。
但卑贱的人,也可以拥有巨大的破坏力。
在这个“世世卑贱”的家庭里,终于出了一个赵高。和刘邦一样,赵高也从小就渴望出人头地,不被人瞧不起。不过,他选择的是一条和刘邦截然不同的道路。就像今天,我们有的同学早早离开学校去外边打工,有的同学却靠发奋读书考公务员来谋求发迹,刘邦选择的是前面这条路,而赵高选择的是后面这种做法。
在那样卑微贫寒的家庭环境里,赵高居然没有辍学,坚持刻苦锻炼,刻苦学习,而且能够学有所成,同时拥有强健的体魄,身高力气大,可谓一表人才。
更重要的是,他还练就了当时考公务员最重要的两项本领:会写一笔好字,又精通法律文书。
即使到了现在,能够写一笔好字和专业精通,还是人们在职场中的重要“敲门砖”。就当时来说,这两者简直就是当官的最好凭证。
加上他的沉着,他的勤奋,他的仪表堂堂,尽管家庭毫无背景,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赵高却顺利地考上了公务员,步步高升,直到进入大秦帝国最高统治者嬴政的视野。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高和刘邦确实有得一比,那就是:他们都出身寒微,赵高的出身更卑贱;他们都不甘于平庸,赵高尤其在力争上游。
相比之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赵高都比刘邦更“优秀”,比如,刘邦没有怎么读书,而赵高绝对是当时的“尖子生”,书法精湛、知识渊博的他搁在今天绝对是北大清华的状元;刘邦年轻时外出“打工”,赵高则早早地进入体制内当了“公务员”;刘邦奋斗了大半生还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甚至连小小的亭长都当不稳,沦落到山野里当了逃犯,而赵高已经是秦朝“总统”身边倍受器重的亲信大臣。
可以说,赵高的成功,曾经绝对是刘邦望尘莫及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赵高都曾经是一个表现优异的“好同志”,他的经历就是一部社会底层青年通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经典励志书,值得人们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