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熊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抱头回去,到家里把一桌饭碗摔了个粉碎。但战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陈诚只得把妻子谭祥请到抚州,到宋美龄处去替他求情,终以内助之功未受处分,而第五军军长罗卓英却在两个多月后被降为十八军副军长;第十八军副军长周至柔被派出国考察,而以薛岳继任第五军军长。
老常是个玩政治平衡(矛盾)的高手,他身边有要人,一类是因循敷衍、仰承颜色、追润唾余的马屁精;一类是排挤同僚、积极摩擦、争取二把交椅的野心家。陈诚逐步成长为是后一类的能手。但是前一类的技巧他也是滚瓜烂熟。我最恶心的是他对老常的肉麻吹捧,颇似我前世在某武侠小说里某邪教对教主的神化:陈诚多次随常凯申上庐山办训练团。庐山训练团的团长是常凯申,副团长是陈诚。庐山暑期中央训练团的两期毕业后,蒋介石、陈诚下山回南昌,于1934年9月初召开军事会议。这时,陈诚开始提出“绝对拥护领袖”的口号,并要求今后无论在何种场合,凡听到“委员长”三个字应立即立正致敬。整个会议上只听到常冗长的训话及陈对常的吹捧,内容无非是“听领袖的话,万事成功:不听领袖的话,就会失败”等。所有将领只能频频立正.毫无讲话的权力。
陈一向与何应钦不睦,何推荐顾祝同指挥围剿,陈就把军队交给罗卓英代理,自己跟常凯申到南京去了。陈向老常献上一个整理陆军的建议,而这又正合蒋介石想分何应钦军政部权力的意旨,蒋便立嘱陈诚筹设陆军整理处,成为全国陆军的最高组织机构。
1935年3月,蒋介石批准陈诚的条件,特派陈诚为陆军整理处长,陈同时推荐周至柔为航空学校教育长兼署长。何应钦窥知陈诚的攻势到了他的军政部头上来了,遂保了顾祝同为次长,以资抵制。陈诚的企图很大,想编训60个整编师,但事实上却办不到。这是因为非中央嫡系部队不听调整,嫡系部队又以“绥靖”、“追剿”、“围剿”之事而无暇抽调,再加上何应钦的军政部又随时加以掣肘,所以,设在武昌南湖的陆军整理处(旋改为署),大有门庭冷落车马稀之感。当时被讥为是“非骡非马”的骈枝机关。见情况不妙。陈诚只得另作打算。7月,陈又追随蒋介石到四川创办峨嵋山军官训练团去了,同时并参赞“追剿”机密。他抓着机会,攻击政敌,为自己的基本部队找发展,为他个人谋出路。
1936年冬,陈诚的同学代他向孔祥熙疏通将顾祝同兼职的军政部次长腾出给陈,不久(1936年12月),陈诚即被仟命为军政部次长,但陈迟迟不就。何应钦质问孔祥熙,孔很怪陈的同学多事,同学无法可想,起一稿劝陈就职,后陈诚亲笔写了一封长为16页的回信,责备同学多管闲事。几经敦促,陈诚扭扭捏捏终于就职了,但何应钦、陈诚二人作风迥异,合作很难。1937年6月,陈又上庐山办中训团去了。
1937年6月下旬,庐山中央训练团开学。正在蒋介石大吹“仁智信勇严”、陈诚大唱“拥护领袖”的时候,卢沟桥枪炮声响,七七事变发生了。中训团因之变成了国策讨论会,一派主战,一派主和。陈诚正在不得志,唯恐天下不乱,自然积极主张抗日,何应钦位子坐得舒服,极主慎重,汪精卫在训练团讲了焦土政策。常凯申也在庐山开了不少次会议,虽也多次强调要长期抗战,但到7月厂旬他回到南京后还是狐疑不决。
八一三开战后,老常把陈诚的起家部队十八军尽数调淞沪,是想用它们护住第九集团军的后路,一二八事变时候,日军就是从中国陆军的侧翼登陆,抄了我军后路,控制了战局,老常自然不想重蹈覆辙,既然要用陈诚的基本部队,那么请陈诚来指挥也是很自然的想法,别人想指挥也指挥不动啊。历史上张治中就想把先期赶到战场的第九十八师夏楚中部分给八十八师和八十九师指挥,结果被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