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只说皇上偶感风寒,不宜见人。别的,一句话都不说。
只是那一夜,赵景玉收到来自皇后娘娘的口信,要他做好准备。
至于是什么准备,送信的人并未细说,让赵景玉自己去揣测。
赵景玉知道,一定是老皇帝病得很严重,甚至有可能会驾崩,皇后娘娘才回传来这样的信息。
……
大魏国已经连破边关五座城池,若是他们再这样打下去,边关城市弘农、昌平将朝不保夕,岌岌可危;乐凌、梓潼,一旦攻破,就直逼夏末郡,大宋再无屏障,大魏军就直接威胁整个京都的安全了。
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老皇帝却宣布偶感“风寒”,不在上朝了。
在朝堂上掀起巨大的波澜。
边关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的送到皇上寝殿,如石沉大海。
大臣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就纷纷去找亲王们拿主意。
找哪一个比较靠谱呢?
当然是大臣们心目中,有可能问鼎皇位的那些个皇子皇孙,比较靠谱了。
每个大臣观点不一样,因此文武大臣就此分崩离析了……
王丞相去了玉王府,六部尚书中,礼部和户部尚书也去了玉王府。
其余四个尚书,有四个全部去了烨王府,包括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是朝廷重臣公开站队了。
而且,烨王党和玉王党,泾渭分明,勾心斗角的,乱成一锅粥。
大夏国长公主原本一直都是站在赵景玉这一边的,可是,自从赵景玉在清风寨找到舒醒之后,对大夏国长公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之间,常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争执。
有时,长公主想要见他一面都难。
赵景玉有故意为之的嫌疑,目的就是让大夏国长公主主动放弃他。
虽然他知道,失去长公主,等于失去了她背后的整个大夏国这个助力。可是,为了阿醒不受委屈,他却觉得是值得的。
赵烨打探到赵景玉与大夏国长公主之间的嫌隙,抓紧机遇,各种讨好和表白。
终于,赵烨把长公主拉倒了他的阵营里去啦。
大夏国的皇帝一直中意的都是赵烨,长公主要与赵烨在一起,皇帝当然乐见其成。
很快,大夏国就放出风来,要将长公主下嫁给赵烨。
朝臣见风使舵,纷纷投靠赵烨。
赵烨风头大大盖过赵景玉,赵景玉在这场皇位之争里,明显处于弱势。
舒醒人在清风寨,可是有了情报机构“第三只眼”,她就如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一样,对京都城里发生的一切,都了若指掌。
听到大夏国长公主倒戈,投靠了赵烨,舒醒暗暗着急,同时,对赵景玉的感情,又增加了几分。
毕竟,赵景玉得罪长公主,是因为不想让她多心。
还是他懂她。
她舒醒并不贪恋皇权,可是赵景玉是他的最爱。为了让赵景玉能够好好的活着,她要为他筹谋。
一旦在赵烨与赵景玉的争夺战里,赵景玉输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赵景玉与赵烨之间的战斗,一旦分出胜负,战败的一方,必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到时候,京都城势必将会血流成河。
更何况,大魏国正在进攻大宋国,一旦国破,所有人全部都得死。
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让赵景玉和赵烨停止内斗,一致对外。
舒醒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老皇帝病愈,来结束这场内斗。
舒醒觉得,大魏国那个假皇帝,与大宋国这个老皇帝之间,似乎有着某些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