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兄南下,恐怕这部众将要散去大半。”
鲍信没有拒绝,又说:“若能谋得九江郡,将与吴郡互为表里,如此孟德兄今后也便于进讨中原。”
“九江太守服虔虽举义兵却不出一兵一卒,着实可恼。我入许县见黄琬求吴郡郡守时,也将游说黄琬表奏允诚为九江郡守。不过,眼前董卓兵锋正盛,你我也只能得郡守之职,却还得留身军中,引兵与董卓相抗。”
扬州很大,曹操准备向扬州发展,自然不会单单只要一个吴郡。
至于联军余部能不能挡住董卓兵锋,对此曹操、鲍信是持乐观态度的。
哪怕联军北路军已名存实亡,袁绍转进河东新战场,刘岱、孔伷、张邈、乔瑁四郡守持兵观望……可联军还有最能打的一股兵力,陈王刘宠所部五万余精锐。
董卓想要一口啃掉陈王刘宠,非得崩牙不可!
陈王刘宠执意要战,那董卓将无法速灭关东群雄;无法速灭关东,等到今年夏收后,董卓这边的军粮供应崩溃,只能转入守势,无力再攻。
为了拉魏越举兵加入联军,黄琬可以让曹操毫无底线的答应一切条件;现在为了鼓励陈王刘宠积极作战,联军方面更不可能拒绝陈王刘宠种种合理或不合理的条件。
甚至,拥立陈王刘宠为帝这种事情,也是有小概率发生的。
对于接下来的战争走向,曹操已乐观起来。
毕竟,联军已度过最虚弱的那一段时间,现在回过神来也做好了防守准备,已有了抵抗董卓的战备工作和信心。
就整体局势来说,董卓没能乘胜追击,就已经输了。
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顾虑魏越突然发兵南下;担心吕布在前线反戈,也顾虑马腾会响应吕布。
现在的董卓纵然保持攻势,目标已经不是速灭关东,而是抄掠钱粮补充军用了。
而抄掠,对军纪会产生致命的腐蚀。
对魏越来说,加入联军和不加入联军,区别仅仅在于能否取巧称王。遗憾的是袁绍率众从联军出走去了河东,没能配合黄琬的大局,也让魏越取巧称王的计划作废。
至于是否出兵……不论加入联军还是不加入联军,魏越都不会出兵。
加入联军的情况下,前脚才把人家刘虞的儿子杀了,后脚就带着主力南下参战,真以为刘虞不敢冒险赌一把运气?
不加入联军的情况下,更没有出兵的可能性。
反正他迟滞董卓乘胜追击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袁绍、袁术还很配合的杀死了一帮公卿大佬……雒阳公卿为首的士族集团,跟关东士族集团已无缓和、联手的可能性。这一点很重要,只要双方内战无法联合,那么自己称王与否,还要什么中兴剑?
所谓的收集中兴剑而称王,只是魏越小小的兴趣罢了。
就称王与否,对目前自身的势力格局并不会有大的改善;封公建国,以及封王建国,其中重要的不是封公还是封王,关键在于建国。国虽小,却五脏六腑俱全,能充满生机运转,不需要魏越推动,这个运转起来后的机器会逐步吞噬掉腐朽的汉室。
也在蒙蒙细雨之中,魏越视察邺城外的公田,望着一茬手掌高的冬小麦,笑容洋溢于脸上,却对身边跟着的司农寺少卿田丰道:“田卿,国中推行《户调法》、《爵位职官法》以来,虽阻力重重,但终能克服。然而,这两部新法亦有疏漏之处,还需补足。”
“还请公上示下。”
“我所施行《爵位职官法》,亦在削减大户行均田之实。均田之令,获益于万民,自能瓦解豪强、大户之基,故此法施行顺畅,乃顺应人心世情而已。然而,均田所均之田是民田,爵位所赐之田却是公田。”
“天下之土终究有限,适宜开垦之地更是有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