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市场,红薯玉米土豆等产量惊人的作物出现之后,粮食价格自然也是水落船跌,一路飞流直下。
最近洛阳的粮食价格已经跌破了十六枚大汉铜宝一石,马上要向着个位数一路俯冲,有接近文景之治的趋势。
所以挖运河的工人工资其实并不高,在粮食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每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八百到一千大汉铜宝之间,不到一枚银元的样子。
但即便如此,这个收入也已经非常丰厚了。
因为如果把大汉铜宝和五铢钱对等的话,按照《居延汉简》和《九章算术》的记载,当时一名大汉百姓的年收入也仅仅3000-5000钱之间。
而当时的粮价却在100-200钱波动,到桓帝之后,粮价已经开始飙升,往220以上走,汉末的时候,普遍在500钱以上。
也就是说,现在大汉的人工工资远远高于之前平时东汉年代,粮价又远远低于大汉的鼎盛时期。
那么国家要付出的财力以及国力,就是不可想象的,需要强悍的国库支撑才行。
简单一道算术题。
虽然征调的民夫达四五百万,但并不是说这四五百万人天天在挖渠。
只是笼统人数而已,各地每个月上工人数并不固定。
但一年大概人数在一百到两百万之间。
取中间值一百五十万人,而工人平均工资在八九百大汉铜宝。
那么一年下来,国家要付出的财政工资支出就达到了十五亿大汉铜宝,而这种情况要维持三到五年。
因为三到五年内大部分通渠工作会完成,剩下的用人数量会减少,后面五年就按每年十亿算。
十年下来,光工资支出就达到了一百多亿。还不算别的开销,总开销大概在二百亿以上。
并且这还只是修运河的直接支出,还有大量其它支出。
比如运河沿线的大部分青壮都参与到修渠当中,沿途郡县的粮食生产不足。
国家就得从别的地方购买粮食来平抑当地粮价。
还有公务员数量飙升,本来就是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每年要支出的工资比以往多出了数倍,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都用来支付公务员和修运河的费用。
之前说过,按照记载,东汉和帝时期,正常年份大汉一年的税收大概在200亿钱左右,刨除掉一年所有开支能剩下83亿。
但现在每年财政支出都超过了200亿,甚至接近300亿,财政压力非常大。
而东汉百年羌乱,花费的资金也就二百多亿五铢钱,可正是一场羌乱,几乎把整个东汉的家底掏空。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知道如果没有各种经济手段支撑,即便是从日本以及海外运金山银山铜山回来,也不一定能弥补亏空。
所以陈暮采取了很多办法。
如使用合金来减少铜和银的消耗,同时增加大汉铜宝以及大汉银元的产量。
给高级公务员发工资并不是直接用钱,而是大部分用比较珍贵的等值物品取代,比如丝绸、香料、珍珠、玛瑙等。
加大力度开采境内和境外的矿产,创建大量国有企业,由国家专营一些必需品,从民间回笼资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农业税,增加商税,鼓励民间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如此在一系列经济措施和国家政策之下,才能够进入经济的良性循环。
当然。
目前为止这些措施真正有用的还是前三者,最后一条并非那么快就能够做到。
后世我国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现在对于大汉来说,本就是一穷二白,从无到有,自然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