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言,大家一到太阳下山,就都回家各找各妈。当然,如果你是有权有势的,那可以跑到歌舞升平的平康坊里去左拥右抱,享受夜生活,当然你当晚就只能呆在那里了,不能出来。而平民老百姓就没那个条件了。
所以长安的生活对于老百姓来讲,就会显得很无聊。
而宋朝不一样。首先,汴梁没有那么多高墙,是允许沿街开店的。你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就很明显,街面上各种商贩店铺,大家逛街的逛街,游园的游园,繁华热闹的很,市井的经济生活是很有活力的。到了晚上,宋朝早期虽然也有宵禁,但宵禁的时间很短,而且执行也非常宽松。所以基本上对夜生活影响不大,那时候甚至还有夜市,这在唐代是不能想象的。大家可以充分融入这世俗的繁华热闹当中,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仅从这两点上来讲,大家如果要穿越的话,宋代的“汴梁”或许比唐代的“长安”更合适一些。
赵元佐想着这些,兴趣便就来了,东京汴梁的市井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样东西,对于后人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这第一样,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第二样,就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是怎么来的。它的作者孟元老出身官宦家庭,自幼就随着父亲在各地游历。后来在宋徽宗年间随父亲来到汴梁,在那里长大成人。纨绔子弟嘛在那样一个繁华红尘中,自然是见识了各种好东西,享受到了各种荣华艳福,可谓风流倜傥。直到金兵南下,汴梁失守,孟元老也就只能逃亡南方,曾经的温柔乡也就不复存在了。当他逐渐老去的时候,每当想起当年在汴梁的生活,那种心情,我们可以想象。所以他就写下了《东京梦华录》,记述当时的繁华情境,为的就是让后人能够一睹当年的风采。
孟元老在这本书的序里写:“黄帝曾经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我今追念故都,回首怅然,难道不是华胥之梦醒吗?故而取书名为《梦华录》。”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观察宋朝生活的窗户。
《东京梦华录》里,一共涉及到的美食有300多个品种。
光拿下酒菜来说,当时流行的有百味羹、新法鹌子羹、二色腰子、旋索粉、玉棋子、货鳜鱼、沙鱼两熟、紫苏鱼、夹面子茸割肉、胡饼、炸蟹,等等等等。
从食材上看,肉、蛋、禽、豆、内脏、野味、河鲜、海鲜等都已经开发出来入菜。
而让中国屹立于世界餐饮界的高超厨艺,如溜、炒、酢、烧、蒸、煮、卤、腊、煎等都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炒,宋代人喜欢爽脆嫩滑的口感,这就必须要用到高温爆炒的手法。而炒这种烹饪方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传统的日本料理里面就没有炒这种烹饪法,像天妇罗这种炸出来的食物,也是要到16世纪受到欧洲的影响后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古代日本没有制造耐高温的铁锅的技术,同时食用油在当时也很贵,一般人用不起。所以对照之下,别小看炒这种烹饪法,它一是需要科技实力,二是需要经济实力。
那么接下来,吃的东西不缺,但宋代人去哪儿吃呢?这就要说到宋代的酒楼。这里面最具传奇性的地标建筑是白矾楼,也就是后来的丰乐楼。《东京梦华录》里描述,白矾楼在宣和年间增修成三层楼,这个建筑群一共有五座楼高耸相对,各楼之间有飞桥与栏槛,或明或暗互相通连,装饰有珍珠门帘、锦绣门楣,在灯烛下闪耀晃动。每到正月十五的时候,白矾楼在每一条瓦垄上都会放一盏莲花灯,那景象可谓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宋代的高官名流,很多都会到这里来饮酒作乐。甚至是宋徽宗那样的皇上,也经常带着京城名妓李师师来吃饭喝酒。而当时像白矾楼这样的酒楼,在汴梁一共有7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