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朕不装了,朕扒了龙袍和你李郁比下三滥~(3/4)
从春节到现在,各级官佐的养廉银拖欠3成,至今未补发。
更可怕的是,
随驾的2万兵丁也已经两个月没发实饷了,军心抱怨~
2名侍卫亲军不满,殴打上官。
就连乾隆也惊动了。
兹事体大,
如果不希望南阳府变成马嵬坡的话,最好赶紧筹饷。
……
户部尚书和珅正式上书,提出了两条可解燃眉之急的急策。
一,议罪银,全面落地。
二,包税制,局部落地。
这里的局部,面积还挺大。
简单说就是:
四川一省以及湖广(汉水以南)的所有未沦陷州县,地方有力人士均可主动承包钱粮。
……
四川绥定府达县~
破旧不堪的县衙内,
知县一脸愤懑,瞧着桌子两侧就坐的豪强。
有士绅、有马帮、有码头帮、有宗族~
放在平日里,
知县早就扔下一根红签,喝令将这些目无官府的家伙拖下去打20大板。
可如今,变天了。
加盖了巡抚大印的“包税制”公文就明晃晃的贴在县衙门口。
按乾隆40年,本县应缴纳的实际钱粮为基准。
包税人必须在限定期限内将应交钱粮一斤不少一文不少的的交到成都府。
至于包税人怎么向百姓征收,
县衙不管、不问。
而且,
凡是涉及钱粮的官司,一概由包税人自行判决。
说的直白点,
包税人=本县布政使
……
头发花白的包举人举着拐杖,
据理力争:
“征收钱粮乃是国之大事,尔等江湖汉子岂懂这里面的门道?”
老文站起身,他是本县码头帮首领。
从靴子里抽出一把刀,戳在桌面。
“刁民拖欠钱粮,包举人你怎么办?”
他又拱手道:
“本县历年拖欠钱粮少则1成,多则3成。县尊,对付刁民,恐怕包举人家里那几个北方护院搞不定吧?”
知县神情凝重,默默点头。
老文朝身边一汉子点点头。
汉子出门,
没一会,县衙外街道传来数百名汉子的欢呼。
……
毫无意外,
更擅长武力的老文成为了达县的首任包税人。
次日,
帮众在码头聚集,开香堂烧黄纸。
包举人赫然在列。
县里的主簿、押司2位老爷未穿官袍,也在其列。
一个崭新的堂口就此诞生。
成分复杂,包含士绅、官吏、商贾、手工业者、力工纤夫~
内部帮规森严,强调义气。
这个新堂口也被称作清水袍哥~
老文是首领,又称为大哥。
包举人是二哥,属于吉祥物。
主簿是三哥,掌管财务开支。
……
达县没有组建团练,
因为四川距离战争还很遥远,县内没有积极响应朝廷号召。
但随着包税制落地,
袍哥原班人马,干脆也兼起了团练。
看透了乱局的知县,也索性不再问事,每日在后堂饮酒赋诗,任由这个成分复杂的袍哥帮折腾。
他的内心对这个朝廷已经不抱一丝希望了。
只希望少碰旋涡,将来向新主子投诚之时也能减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