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就赶到这寿春门口了,你告诉我寿春就破了?
老天至于这么玩弄他们吗?
所以,很自然,一股淡淡的沮丧和迷茫充斥在众吏士心头。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未尝没有一种庆幸。
如果他们要是跑的再快一点,没准他们也要被卷入进去,不如就现在这样,努力也努力过了,还不用卷入战事中。
周瑜敏锐的感觉到了庐江子弟们的心态。
他不怪这些人,因为如果他是他们的一员,他也会有这样想。
对岸的泰山军是谁?
那是打遍了天下无敌手的存在。
他们江东人引以为傲的大帅朱儁,南征北战多少年,不也是折戟在了那些泰山军手上?
所以光是泰山军过往取得的那些战功,就足以让这些庐江子弟胆寒了。
其实周瑜还清楚一个缘故,那就是庐江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战过泰山军了。
他们庐江这边这些年出了不少豪杰,但不论怎么算,陈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就这样的豪杰,就北上参了一次中原大战,陈氏部曲就全军覆灭了,这是何等的骇人啊!
周瑜也不说别人了,就他们周氏一族,死在泰山军手上的名臣大将都已经有一个手的数了,就更不用说别人了。
所以庐江人对泰山军的畏惧是很自然的,他们想隔着陂渠观望也是能理解的。
以周瑜的口才和威望,他至少有三套说辞能鼓动庐江子弟们随自己一起过渠。
比如什么他们已经距离寿春很近了,即便不想参战,对面的泰山军也已经发现他们了,如果就这么撤退,必然会被敌军从背后掩杀。
又比如为了汉室,庐江子弟得激发天良,更不用说国仇家恨俱在,敌在对岸,如何有观望之理。
甚至,周瑜也可以凭借他们周氏的财富和威望,对众吏士许诺激励,只要赏格开得够高,就一定有勇夫随他过渠。
但偏偏周瑜一个不取,他是个非常骄傲的人,从来不愿意以言辞惑人。
此时他,立马横渠,望着对岸。
渠水映着阳光,波光粼粼,浮着金光,北岸的青草已经长茂了,将整片平原染成了绿色。
再看那占据着视野的明是他们书就的,三皇五帝以来,这浩荡两千年,哪一本史书写的不是他们的故事,和你们这些黔首有什么关系?
等周瑜明白这个层面后,他就明白为何叔父他们要死战了,因为这就是名教之战啊。
此刻,就在这陂渠上,风刮在周瑜的脸上,是冷的,但他的心一片火热。
望着那依旧战斗的寿春城,就算是只有他一人过渠,那他周瑜也要向前战斗!
周瑜没有说一句话,在三千庐江子弟的面前,他控着战马冲入了渠里,义无反顾的向着对面的寿春城冲去。
刚踏上岸,周瑜撤出一面军旗,那是绛红色的,是属于大汉的!是那个穿凿天下,虽远必诛的大汉。
大汉可以灭亡,但他不能这样亡,被当成历史的罪人而钉在耻辱柱上。
他周瑜要让天下人明白,大汉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辈延续下来,它所代表的秩序和传统,不应该被抛弃。
他也要让对岸的泰山军明白,这这中国大地,到底是谁家天下。
不是你们!
冲!
……
望着周瑜擎着绛红色的汉军旗冲向对岸。
三千庐江子弟震惊了,沉默了。
一骑,一旗,在那满绿的旷野上,如同一头愤怒的野牛,向着远边的巨人冲锋了。
人群中,率先说话的是范晁,这个商贾本色重于武人气概的军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