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说要向大觉师尊求道的遗言。
徐彻认为自己已经得道,应该接受世人的供养,何必还希望什么师尊出世。因此在他舅父辞世不久,他就不再祈祷能早日遇到大觉者的师尊。
过了好久,长安城附近的旷野,掘出很多古城的遗迹,其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世人所不认识的字迹,像是写着一首偈文,但没有人会念它,甚至社会上传说,就是那碑文有人识得,可是真义一定也要大觉者才能知道。
有一天,唐王对大臣宣布道:“国家现在获得古代遗留的宝物,宝物中的石碑偈文,大家要赶快把它念出来。不然,邻国会笑我大唐无人。七天之内,如果还无人识得,就把你们的官职,一个个的降级!”
唐王的诏命虽然严格,但大臣们从来就不曾见过这碑文上的字体,大家都面面相觑,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建议,希望唐王张榜通示全国,谁能认识石碑上的偈文,就赏他美女和金银财宝。
王榜张贴出去后,消息传到徐彻的耳中,他想到舅父张一大仙人,不但曾经教过他各地各国的文字,就是天上的文字他也认识不少。因此,徐彻很有自信的去揭榜应征。
石碑上的偈文,徐彻的确是认识的,他说那是梵天上的文字,没有神通的人是不会认识的。
因此,徐彻当着唐王面前,把石碑上的偈文翻译诵出来。
那偈文的意思是:
王中之王是谁?
圣中之圣是谁?
何谓愚者?
何谓智人?
怎样离开垢秽?
怎样获证涅槃?
谁是沉溺在生死海里?
谁是逍遥于解脱国中?
久为人们所念不出的神秘偈文,聪明的徐彻终于揭开了那神秘的帐幕,很快的这首偈文传诵了全国。但是虽然大家都会诵念这首偈文,却没有人懂得这偈文指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徐彻也回答不出来。
石碑上的偈文,每一句都是些抽象的疑问,若以当时所有的学说来解答,虽然也行,但那解答的仍然是个疑问,这是可以断言的。
唐王对徐彻虽也承认其博学,连天上的梵文都认识,但不能解释偈文的意义,仍然是最大的遗憾,因此,唐王更下令高价悬赏,求教天下的人来解答这首偈文。
徐彻不肯服输,他向唐王承诺,七日之内,他一定要回答那偈文的真意。
徐彻向唐王许下诺言,回去后拼命的思考,可是,这偈文所指的问题,并不是用思考想象就可以明白的,一定要一位大觉者才能解答。
徐彻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去求教别人。
徐彻一连去找了几位在当地可称得上是聪明绝顶的高人请教,但总觉得他们的回答都是肤浅之见,和自己知道的一样,并不是那偈文的真意,有的比自己的见解还要差很多。
徐彻在到处碰壁后,他想起了师尊。
虽然,徐彻想起了师尊,可是他还不肯前去求教。他在心里想:这首偈文是天上的文字,有资格的权威都不知道,年纪轻轻的师尊,哪里能知道呢?
后来他又转念一想:舅父离世前,再三叮咛,师尊成道后,一定要去跟随师尊学习,但年轻的张少飞,怎么能成就功行圆满的师尊呢?
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悟道是不靠年龄大小来决定的,因此他就向岭南的方向走去。
从古到今,如果说真正能够解答这首偈文的,的的确确是只有师尊一个人,不管这石碑上的偈文事实与否,但总是暗示着那意义的深刻。
师尊多年的努力修道,其目的就是要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师尊的证悟,就是这个问题最灵活的答案。
拜见到师尊的徐彻,觉得舅父的话的确真实不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