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的这句话,让张飞刚刚擦干的脸庞,再度被汹涌的泪水所吞没。>
“臣弟不走,不走,臣弟会一直陪伴着兄长。”>
见张飞留下后,刘备对着内侍喊道:“唤相国进来。”>
得到刘备的吩咐后,内侍忙不迭地跑出殿外将诸葛亮给带了进来。>
当诸葛亮入内看到躺在榻上,无比虚弱的刘备后,故作坚强的外壳被瞬间击碎。>
扑通一声,诸葛亮双目垂泪地跪在了刘备的榻前。>
“陛下!”>
见到诸葛亮的反应后,刘备示意张飞扶着他坐起来。>
当坐在榻上后,刘备终于有力气伸出手。>
一双冰冷却又带着别样温度的手,不久后触及上诸葛亮的脸庞。>
一滴滴悲伤的泪水,被刘备用双手一点点抹去。>
“吾还是希望卿唤我明公。>
如当年隆中初见时一般。”>
刘备的这番话,更让诸葛亮的泪水,如决堤的回忆一般不断涌出。>
想那年隆中初见,一人满目沧桑,忧国忧民,一人羽扇纶巾,智珠在握。>
那一年,曹操势大,有吞吐天下之象。>
那一年,刘备仓皇,有髀肉复生之恨。>
而那一见,既是命中注定,却又是相见恨晚。>
“我今年年近五十,还能见到兴复汉室的那日吗?”>
“明公勿忧,有臣相助,大事可成!”>
那一见,一人敢问,一人敢言,遂定下了这份千古罕见的君臣之谊。>
那该是多么浪漫,且令人向往的一次会面呀!>
时过境迁,当年的一人成为大汉天子,一人成为大汉相国,可他们二人的关系,却从未有过转变过。>
鱼水之情。>
“明公!”>
回想起往日种种,诸葛亮情不自禁地如刘备所愿,喊出了这么一句称谓。>
而在听到诸葛亮的这声称谓后,刘备脸上流露出十分惬意的神色。>
“一切都未变过,真好。”>
在发出一声无憾的感慨后,刘备紧紧抓住诸葛亮的手,他指着跪坐在一旁不断哭泣的三位亲身皇子。>
于起居官惊骇的目光中,刘备说出了如下这番话:>
“君有亘古罕见之才,必能安国,终定一统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当刘备说出这番话后,不仅起居官感到惊骇,就连刘禅三人与诸葛亮也齐齐吓了一跳。>
唯有张飞对这一点不感到意外,他的兄长一直都是如此至情至性。>
刘备这番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刘备并非是说,若刘禅不堪造就的话,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刘备的意思是,若刘禅不堪造就,将来难以承担社稷重任,诸葛亮可以废除刘禅的帝位,选择另外两位皇子其中之一更立。>
毕竟刘禅将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备不能保证在经过无上权力的腐蚀后,刘禅是否会发生改变。>
可不管刘备的目的是什么,刘备都是在堂而皇之的给诸葛亮,人臣最至高无上的废立之权呀!>
古往今来,有几位帝王能对臣子信任到这种程度?>
古往今来,唯有刘备而已。>
在短暂的震撼之后,诸葛亮立即对着刘备泣涕拜道:>
“臣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