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正在营建更大的窑炉,此种窑炉明人很熟悉,窑炉沿着一个土坡建造,跟那些砖瓦窑差不多,此窑炉是用来专门烧制瓷砖及卫生洁具,因为有了水泥,瓷砖的贴合就成为了可能,变成了一种实用的商品,将会大方异彩。可是难度在于精度上,在制作坯料时,要做到模具的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块瓷砖大小一致,可是古人常用的精度寸到分后就没了,缺乏对于毫的概念。>
瓷砖的模具是一块木制整板,被分割成九宫格,要求每一格的尺寸相同,这样在脱模后就能保证瓷砖的大小一致。>
在卫生洁具方面章子俊总算找回了抽水马桶,不管是坐的还是蹬的全要做出来,为了能用上,还专门烧制瓷管,另外又做了尿壶、洗脸盆及瓷地砖,章子俊原本不想着做马桶的,原因就是没法自动上水,这可难不到古代工匠,用人工添加水不就解决了吗?也是,在古代人工是最便宜的,这种卫生洁具往后主要是为大户人家使用的,家中都有丫鬟佣人,这样就简单化了,洗脸台盆也不需要有孔洞按水龙头,只是一个排水孔木塞子就解决了,下面用瓷管子接上,水从瓷管子排到地下阴沟。>
古人对瓷器的追求很讲究的,什么描花,各种鱼虫花鸟图案随手就能画,所以烧制出来的这些瓷器,全是花花绿绿的。还变着花样什么青花马桶、景泰尿壶、龙凤台盆全出来了。章子俊看着这些花样也只是苦笑,反正只要明人喜欢,能卖出去就好。>
对知府的这一番治理景象自有文人“清士”作刀描之。>
“庐江山水竒,人物尤竒,古名郡也。然去苏阊馀千里,洪涛峻岭,隔限险阻,此岂闲居者梦想所到哉!前岁太守马汝砺以旧约来迓,感其勤至,遂赴之。留凡四月,由夏涉秋始归,故於风土大略颇能记忆,暇日因载之笔札,客者,自谓也,其书有则书,无则阙,所以不欲虚庐人之馆谷与谢马君焉耳。然予昔者犹有蓬之心在,故于是行不能辞,所幸放舟大江,见见闻闻,获广謏谫,虽乏穆生之高,而全於陵之志,亦足以自快不悔矣。马君名金,蜀西充人,予同年进士,博敏好文,礼予良厚,惟著书则鲜合云,然亦安知非予之陋耶?今日庐城已是喧嚣,所营造房屋奇特焉。无缝石板延升之所,无不为之畅通,五色七彩窗户奢靡耳。然府南诸山……南右偏舒城县境,山总一十有五。山高大,产材木。有泉堰,灌田万顷。名山一,龙眠 。庐士问曰:“夫郡以山为势,吾庐之山前侈而后约,何耶?”客曰:“吾馆庐未逾十旬,而其山已历历胸中。夫大蜀,庐镇也,郡既主之矣。若夫诸山,则有庐江、舒城列吾前,而左无为,右六安,是为三案,皆不远千里来为我宾,所谓以寡制众,信乎庐之美也。于是有巢湖焉,其容浩浩,而惟中是处,譬犹腹也,能无裕如乎!”>
田平用塘陂,高用堰坝垱,低用圩,是之谓三农……庐城南西皆山,尤多美田山泉之利,号称膏腴。所产奇特粮,高产无饥荒也,黄金似粒,曰有地瓜,此处独不滨湖,故无圩;以近山,故资堰;以地兼平衍,故有塘… … 。”>
随着人口的增多,光靠府学的学生名额四十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各地兴办的私塾、学社日益增多。毕竟庐城紧靠凤阳,而凤阳对明朝来说意义非常。>
章子俊知道,目前自家经营的这些作坊太多,太杂,也不想保密独家经营,虽然水泥和玻璃这二项每月带来丰厚的利润,可要是把银钱一个人赚了,肯定会引起众怒,树大招风啊,如果让有能力的世家参于进来,形成一个利益团体,就能为自己遮风挡雨,最说了这几样东西用途实在是太大,没有必要独享。而且受限于工艺的原始,每日出产的可怜产量,根本供应不上需求,把有些原料的加工外包出去,让一些大户、商户、当地豪绅也能赚钱,特别是造水泥的工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