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破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猪星高照 > 第六十七章 地下拍卖会 四(2/3)

第六十七章 地下拍卖会 四(2/3)

上一页猪星高照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涅破小说网在线收听!
学了半年,这简直就是逆天,或者有神仙替他撑腰。

“吹牛,他一定是在吹牛。”陶晶莹不屑的骂道,不过总算知道了曲文的名字。

魏伯清沉默了会:“我看不像,先前我试着问他对雍正珊瑚红釉盘的看法,他能一点不差的分析说出。若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可说不出这么多东西。如果有机会我真想看看是什么样的高人能教出这样的徒弟!”

“高人,能比得了古玩鉴赏奇人,夏钧亮大师!”陶晶莹对曲文身后的高人嗤之以鼻,在香港谁不知道夏钧亮的名字。只要有关鉴赏,不管是珠宝还是古玩,通通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魏伯清笑了笑:“当然不可能比不过夏大师,但相信也是奇人一个,这件黄釉瓷,我也要上去好好看看,可能还会买下来。”

俩人谈论着,却不知夏钧亮其实就是顾全的二徒弟,只是夏钧亮常年呆在香港,所以一直没碰上师父新收的小徒弟——曲文。

这一次,曲文不但抢先走上展台,还把赵海峰一起拉了上去。连同对这对黄釉直口盘有兴趣的嘉宾,展台上一共来了十四个人。可以说今天前来的嘉宾基本上都对这黄釉直口盘有兴趣。

“曲兄弟,你怎么看这对黄釉直口盘?”一个名叫赵孟之的中年男人开口,他的身份是冷冻食品公司的老总,该公司这两年正准备筹划上市,在此之前他已经买下了两件拍品。

他和曲文一块上台五次,每次都能从曲文那得到非常准确客观的分析,感觉比他带来的鉴定师还厉害,索性不再问自己带来的人,直接转问起曲文。

“是赵总啊,说实话明朝宫廷黄釉瓷我还真没见过几个,要不让我朋友给你说说。”

“你朋友?”赵孟之看向赵海峰,似乎有些不信任。

曲文看见,呵呵笑道:“怎么,信不过我朋友,他可是华清大学考古系毕业的高材生,在琉璃厂的瓷石斋跟鲍国强大师学了五年的古玩鉴定,要说鉴赏能力他可比我高多了。而且他跟你一样,都是赵家人。”

“哦,原来是鲍大师的弟子,那要好好听听你的高见。”听到赵海峰的名头,赵孟之神色一变,变得热乎起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早些年也开始跟人捣弄起古玩收藏,时间久了就知道一些行内名人的名字。像鲍国强就是其中之一。

说实话如果没有灵觉在身,曲文的鉴赏能力确实不如赵海峰,毕竟资历经验摆在那。但是有了灵觉神通,曲文只要学好理论上的东西,就能见真说真,见假说假,绝对不会有任何错漏,准确率可以说达到了百分之百。

被曲文强行拉上台,就知道他没安好心,礼貌的问候了声,端详了会众人关注的黄釉直口盘,赵海峰缓缓说道:“明朝的黄釉瓷其实我见的也不多。在洪武年间还没有黄釉器物出现,永乐的也很少,传世的仅有撇口盘类,到了宣德后期才开始出现别类型的黄釉瓷器。而成化时期烧造的黄釉瓷最为成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一件,全盘呈淡淡的鸡油黄色,胎质洁白,制作规整,达到了最高的黄釉烧造工艺。而这件的色泽要比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深了些,盘壁也比成化年造的厚,圈足稍高,盘底心向内微凹,这些都是宣德黄釉器的主要特点。”

“再来我们看看上边的纹饰,宣德年的黄釉器最为素雅,器物上除了黄釉什么都没有。而成化年间的黄釉器除光素无纹饰外,还见有暗刻龙纹器。到了弘治时期也多以无纹黄釉器为主,少有数道金彩弦纹装饰。之后的大多都有不同的纹饰出现。所以这件也具有宣德时期的特点。”

“至于下边的款,在宣德年造的有几种,有直接刻印‘大明宣德年制’,也有用青花料书写,或是不署款识的。但只要是到代的黄釉器,都可以视为官窑制品。”

赵海峰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放,听得众人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猪星高照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