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给他带来的很多的麻烦,以至于使馆方面都得给他做专门辅导,免得被恶意引导和利用。
杨如意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非常紧张。
直到《默》正式在英国上映——作为有史以来排片占比最大的华语电影,它真正展示了什么叫“在英国上映”,跟此前的点映和小规模上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全英近900家影院放映这个数字,就足以在国内媒体界掀起一阵巨浪了。
“才900家!”
——“你真是个锤子!你晓得英国一共只有多少电影院么?”
显然,并没有人知道,但是大家很快找出来一些新闻,比如《战狼2》,比如《流浪地球》在英国的上映规模,嗯,十几家、二十几家……这下子,差距大家就都知道了。
“《默》入围了英国电影学院奖那么多奖项,又火了一个多月,比《小丑》的热度还高。”
——“新鲜呀,《小丑》那种电影,好评再高,不愿意看的还是不会去看。我的同学里就有好些不愿意去看的,《默》就不一样了,这些天报纸、影评人、季铭,在英国一阵一阵的热潮,虽然是独立电影的体量,但已经有商业电影的范儿了。而且,来自中国的热门电影,大家基本上都没看过,花个十美金去看看,完全ok。”
——“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真的愿意看,不知道楼上学校怎么样,反正我们学校很多人看了季铭在牛津的表现,早早组团准备去看了。”
——“我们学校也是一样的啊。”
——“坐标考文垂大学,真的火,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火的华语片,甚至连这么火的英语片今年都少见,大概也就《复联4》和《玩具总动员4》更火一点,现象级的了。”
——“卧槽,微博现在人均留学了么?”
微博上还算克制,媒体们就吹得有点厉害了。
“《默》在英国掀起旋风,伦敦电影院迎来中国时刻”
“《默》排片超《小丑》,威尼斯获影帝失金狮,季铭在英国挽回一城。”——其实《默》的分级较高,比r级片《小丑》的排片高,并不完全是热度的缘故。而《小丑》在英国的票房,在r级片里,已经非常惊人。
“季铭的英伦旋风继续,《默》排片超越同期全部英语片。”
“新的华语票房纪录即将诞生?”
确实,诞生的非常快。
首周三天,《默》在英国悍然砍下近2000万英镑开局票房——这一成绩,比《小丑》高了足足800万英镑,而《小丑》是上一年度英国票房第四名,仅次于《复联4》《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4》。
震惊!
英国影坛,欧美影坛,都被这一战绩震到无以言表——这下“席卷英伦”“征服伦敦”等词汇,直接出现在了外文媒体里。甚至比中文媒体还要耸人听闻。
“看《默》了么,没有?看来你这一整年都会落后于潮流了。”
“是否观看了中国电影《默》,成为英国人新的问候语。”
“惊人的成功!季铭旋风从西区席卷英国。”
“《默》2000万英镑,为英国电影市场创造纪录性开局。”
欧美影坛为之震惊的时候,《默》则在法国、意大利等欧陆国家陆续上映,乘此东风,战绩凛然。
消息传回国内,引发头条级刷屏,从官媒到地媒,从纸媒到网媒,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没有一个例外。而最早的信源,来自于一个老牌贴吧——北美票房榜。
一位老吧友,很久就在等着box-office-mojo更新数据——当2584.23万的数字出现的时候,他尿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
此前华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